东西问·书 | 韩茂莉:大地何以见证中国历史足迹?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东西问·书 | 韩茂莉:大地何以见证中国历史足迹?"分享给大家!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韩茂莉:大地何以见证中国历史足迹?
作者 文龙杰 韩禹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新闻社“东西问”智库学术顾问韩茂莉新著《大地中国》近日由新经典文化琥珀工作室出品,以贯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东西的视野,解读中国历史地理的若干重要问题。
大地上有什么?韩茂莉在该书序言中回答,“除了我们平日观望的风景,还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回顾人类印在大地上的那些足迹,几乎涵括了历史中的所有场景。”韩茂莉说,以大地为落点,看到的不仅有谋求衣食之需的生产行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创造,还有交融在历史天空之下的政治、军事。
韩茂莉指出,地理学的知识是最古老的。两百多万年前,在人类的远祖一切维系生存的活动中,首先获得的是地理知识。就这样人们踏出一条条道路,有了原始聚落,有了农业。大地上原本就有的山川湖泊间,又添加了许多属于人类创造的聚落、农田,于是古代地理学就在古埃及人、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古希腊人、中国人、古印度人、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手中成为知识体系,此后经历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19世纪,近代地理学终以科学的姿态立于学术之林。
大地上的一切通常归为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无论哪一类地理问题,均具有无形或有形的空间,它们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规律,无疑是大地上最值得关注的现象”,而历史地理将地理学的研究拉向过去,韩茂莉认为,这门带着时间与空间双重属性的学科将历史的每一个瞬间落在大地上。收入《大地中国》的二十六个专题,涉及历史地理各个领域,用不同视角讲述着大地上的故事。
今天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存在“过去式”,无论山川湖泊还是城市乡村,都在时光的流程中从过去走向现在。以该书中讲到的河西走廊为例,韩茂莉先是点出,河西走廊处于南北两大山体之间,东西跨度大约九百公里,南北宽达一百多公里。但地理学界将这里称为走廊,并不仅因地形像走廊,关键在于地处东西交通的咽喉地带,且凭借祁连山冰雪融水形成的绿洲,成为东西交通大道上的物资支撑点。
随之,韩茂莉通过梳理河西走廊的历史变迁,最终结题于由河西走廊反映出的东西文化交融。
书中显现出了韩茂莉擅长的农业视角,她“在嘉峪关画像砖中、在耕地的农夫身上看到了文化的信息”。韩茂莉说,同样是耕作的农民,画面中有汉人,也有胡人。当年在这一处处绿洲上持耒耕作的,是一个汉胡共存的群体。
她进一步指出,那时,河西走廊不仅有来自中原的农民,也有来自草原或更远的西域各族人民定居,绿洲的农业生产环境使这些原本为农、为牧甚至经商的人们,渐渐融入耕作土地的行列中,成为绿洲上的农民,那一块块画像砖就这样成为文化融合的记录者。
“以河西走廊为落脚点,东西之间的文化交融不仅表现在当地人的生活中,也保存在艺术中。”韩茂莉在书中指出,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排列在河西走廊沿线,使这里成为世界级“石窟艺术走廊”。留在这些石窟中的壁画、雕塑,主题从佛家世界到世俗生活,技术手法与内容选题融东西方艺术为一体。
“无论怎样的人物,无论何样的往事,都会随着时光远去,唯有大地依然存在。”韩茂莉分析道,若将河西走廊放在整个国家的视角观察,不难发现这里正处于丝绸之路的关键地段,从河西走廊西出阳关进入西域,向东越过陇山,便是中原王朝的核心地区。因此,九百公里长的河西走廊,可说是万里山河中不可忽视之地。河西走廊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如此,留在这里的文化宝藏更让后世惊叹。
“也许,当我们真正踏上河西的土地,看到的还不止这些。”韩茂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