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上海首家生境博物馆预计六月建成,将培育社区“公民科学家”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信息:上海首家生境博物馆预计六月建成,将培育社区“公民科学家”"分享给大家!
一阵小雨后,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绿八乐颐生境花园里,水塘里游动的小蝌蚪更显分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现场参观、学习生境花园知识。本文图片均为 主办方 供图
长宁区新泾镇绿八乐颐生境花园里的景色。
(相关资料图)
“貉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在生境花园前,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笑着说:“它有它的活动范围,我们也有意识地知道要调节和它的关系,所以像貉突然跑进来翻找垃圾桶、和宠物起冲突这种,在我们这儿基本不会有。”
如今,生境花园已经成为不少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野生动物、昆虫们在现代都市中的“踏脚石”。新泾镇绿八居民区拥有全市已建成的最大的生境花园,如今,小区里即将迎来全市首家生境博物馆。
“童XIN护未来 泾彩伴同行——生境博物馆(筹)项目启动暨《生态中国》原地集邮获奖精品赏析会”现场。
3月30日,“童XIN护未来 泾彩伴同行——生境博物馆(筹)项目启动暨《生态中国》原地集邮获奖精品赏析会”在上海长宁新泾镇举行,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当天启动建设的“生境博物馆”将位于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宁聚里(Xin邻驿家)四楼,面积约600平方米。
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冒勤透露,该生境博物馆预计于六月建成。
“生境花园如今也成为基层自治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在这座社区花园里,社区居民自己养护,当然也从中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冒勤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所以我们的博物馆也希望做成一个参与式、沉浸式的形态,号召居民参与进来,做到展品常更新、活动更多样,也把我们长宁已有的一系列生境花园联动起来、串到一个平台上做集中的展示、互动和延伸,慢慢把自然意识辐射到社会上的更多人。”
长宁区新泾镇绿八乐颐生境花园地图。
具体而言,“生境博物馆”将立足三个特点:一是聚焦“生境”,体现独特性,用身边的生境、身边的案例、身边的故事,打造生态研习中心;二是聚焦“博物”,体现专业性,与上海自然博物馆跨界合作,围绕博物馆“教育、展示、收藏、研究”四大功能,做强布展、做优科普、做大共建,着力打造自然科普中心;三是聚焦“社区”,体现参与性,通过“生境小剧场”演绎身边的生态环保小故事,通过“生态课堂”进行深入浅出的自然科普教育,通过生态监测活动培育一批社区“公民科学家”,着力打造惠民共享中心。
目前,“生境博物馆”已完成方案设计,主要包括序厅、外展厅、内展厅、生境课堂和生境书吧五个部分。建成后,“序厅”将主要布展上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做法等;“外展厅”主要从大视野总结归纳生境花园建设的初心和实践;“内展厅”主要从小视角围绕本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科普布展;“生境课堂”主要是社区自治共治成果和居民科普作品展陈;“生境书吧”主要陈列生态科普相关书籍和上海自然博物馆相关临展,让居民有休闲聊天的舒适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启动仪式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张勇还带着师生们,现场参观了绿八居民区的乐颐生境花园,这里也是学生们的课外研习中心之一。“学环境的人说环境设计,说保护地球的道理,但比较难拿出具体产品,希望同学们能从这里看到一个具体落地的案例,在这里细细体会。”张勇对同学们说。
这座“网红花园”总面积为732平方米,加上南渔浦亲水平台的500多平方米,是目前上海最大的社区生境花园。花园建成以来,小区里观测到的鸟类从十四种上升到二十三四种之多,包括不常见的绣眼鸟、红尾水鸲、戴胜鸟,松鼠、黄鼬、刺猬和貉等动物也慢慢来到小区“做客”。2021年9月,乐颐生境花园从全球七大洲26个国家的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 全球典型案例”名单,并且与其他案例汇编成册,在2021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