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辉煌中轴”展览今日在首博展出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北京:“辉煌中轴”展览今日在首博展出"分享给大家!
“辉煌中轴”展览今日在首博展出
来自17家单位的53组件文物,齐说古都北京的“中轴故事”
3月27日,首都博物馆展厅营造了一个剧场式的中轴线沉浸空间。 A04-A0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3月27日,首都博物馆,媒体体验为公众设置的专属空间“我与中轴线的故事”。
青石螭首,三国(220一280年),邺城铜雀台遗址出土。
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元代蓝琉璃吻兽。
明代永定门石匾。
多媒体装置展示古代星空图和“中”字的变化。
水神骑凤纹空心砖残块,秦(前221-前206年),咸阳宫殿遗址出土。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3月28日,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助力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辉煌中轴”展览在首都博物馆隆重推出。新京报记者27日提前探展时获悉,此次展览内容共分为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三个板块,来自故宫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安阳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17家单位的53组件文物,以物证史,齐说古都北京的“中轴故事”。
壮美中轴展区
16米数字沙盘展项再现昼夜交替、四季轮转
3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首都博物馆一层展厅,颇具设计感的“北京中轴线”五个字在“星空”的映衬下,尽显酷炫、大气。据此次展览策展人、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章文永介绍,此次展览共分为壮美中轴、文化中轴、永恒中轴三个部分,对中轴线的壮美秩序、思想源流、历史发展直至中轴典范——元明清北京中轴线的形成,及其近代以来的公众化进程和当代的保护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精彩阐释。
北京中轴线位于古都旧城的核心区域。它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七百余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由一系列宫苑建筑、礼仪祭祀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历史地标、历史街道、桥梁和遗址等共同构成的空间综合体。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由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其前后起伏的韵致、左右对称的格局、张弛有度的空间分配使这条中轴线不仅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统领——‘城市之脊’,从建筑审美、城市景观廊道等角度看中轴,她也是中国古代都城营造史上的典范之作。气魄雄伟、南北贯通的北京中轴线堪称嵌在古都金名片上最闪光的标识”,章文永介绍。
在壮美中轴展区,一个16米长的中轴线数字沙盘将中轴线沿线的建筑全貌呈现: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城楼和箭楼、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在沙盘的最里侧设有一个落地大屏幕,配合立体投影技术,展现着昼夜交替、四季轮转的中轴景象。身在其中,仿佛穿越了时空,身临其境感受中轴线的历史演变,领略北京中轴线之壮美。在沙盘两侧的多个小屏幕上,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等重要遗产点的三维动画详解,立体展现了中轴线建筑美轮美奂的3D效果。
文化中轴展区
53组件文物展现不同时期的历史与文化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文明都城规划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既反映了传统社会的政治、哲学、审美、人居环境等观念,也折射出近现代中国转型与发展时期新的认识与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轴线展现出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或者说中轴线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理解其博大精深的内涵的一个‘特殊’载体。”章文永称。
“展览里有来自故宫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安阳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7家单位的53组件文物,以‘物’证史,彰显古都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在文化中轴展区通过文物、各种史料,并结合图文阐释都城中中轴线建筑群出现的思想基础、技术支撑和实践历程。”章文永表示,展览的第二部分文化中轴展区主要以文物展示来解读北京中轴线形成的历史过程、理念、审美及建筑工艺,揭示北京中轴线交融礼乐、多元共存的文化特征,并借中轴线来诠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章文永向记者重点介绍了其中两件文物。其中一件是长171.8厘米槷(音同“聂”)表。“华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探索究测时空,掌握了以测日影、观天宇来确定时间节令和空间方位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形成以‘中’为美为尊的观念,并将之延伸至社会领域,发展出‘以中为尊’、‘象天法地’的价值观、秩序观。这个槷表就是古代确定方位的一个天文工具。”章文永称,在远古时代,人们发现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投下影子,而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着。随着人们对这种规律的熟悉,逐渐想到用长竿作为专用物品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样,就产生了最古老的天文仪器——表。古人根据表投下的影子,可以确定方向、节气、时刻等。
在槷表的旁边,展示着另一件文物圭,也是测度影长的天文工具。章文永说,根据《周礼·考工记·玉人》记载:“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土在这里是度量的意思。“在夏至这一天,槷表正北影长一尺五寸,与土圭长度相等。现场展出的陶寺玉圭出土两件,一件一孔,长13.8厘米,一件两孔,长16.6厘米。二圭相重共长30.4厘米,反映着该地当时夏至正午的影长。”
“北京中轴线就是参照古人所描绘的以面朝后市、左祖右社、对称布局为核心内容的理想都城范式,进行规划、建设和完善,集中展现了13世纪至今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创造与才能。”
永恒中轴展区
沉浸式打卡“我在中轴线”
“中轴线在每一代北京人、无数的旅人以及她的向往者那里留下了多样而斑斓的印记,在互为底色、彼此观照中,共写生生不息的故事。在永恒中轴展区,展示着很多老照片、老物件,记录着与中轴线有关的故事。”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谭晓玲介绍,“在开展前,我们已征集到很多关于‘我在中轴线上’的老照片和老物件,其中包括老文具盒、笔记本、车票等都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看到这些老物件,我们都会觉得中轴线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以此来增加公众对中轴线及古都北京的深入体验与情感链接。”
谭晓玲称,第三部分永恒中轴展示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现代国家转型的大背景下,北京中轴线在性质与功能上的质变及新时代以来顶层设计规划对中轴线的继承、保护和拓展,凸显中轴线始终是统领北京城规划和发展的脊梁。
记者在永恒中轴展区的最后一个互动体验环节“我在中轴线”区域看到,地板上呈现中轴线的重要建筑点位,站在相应的位置,眼前的电子屏幕上就会呈现建筑的实景图,实现实景打卡拍照。
谭晓玲介绍,此次展览采用交互沉浸的数字化传播设计理念,丰富的视觉感知与场景互动体验,跨媒介、跨时空的新媒体艺术手法,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沉浸式中轴线文化体验空间。
■ 关注
提炼文化遗产精髓文物保护与文化惠民双赢
“在中国从传统帝制向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中轴线建筑群成为具有厚重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是这种转型过程的记录者。”谭晓玲称,进入21世纪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为。在此共识下,北京中轴线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恒久的共同遗产。
“1153年,金海陵王正式迁都燕京,称中都,标志着北京第一次真正成为王朝的首都,是北京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建设的过程中,金中都参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和建筑式样,将正在发展完善中的都城中轴线理念和范式引入北京,开北京辉煌中轴遗产之先河。”谭晓玲表示,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辉煌中轴”展览在首都博物馆隆重推出。此次展览在纪念北京建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之一的中轴线遗产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视野上立足北京,面向世界,彰显文化自信,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再添重彩。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辽宋西夏金时期、元明清时期四个阶段,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的都城模式,其中以汉唐时期的长安城、北宋的东京开封城及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为代表。而这三种都城建造模式,皆以中轴线为最主要的核心,其中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历代古都中轴线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都文明的珍贵结晶。”谭晓玲称。
仰视天、俯画地,几千年间古人擘画的理想都城秩序体现在北京中轴线。当前,北京中轴线保护已成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谭晓玲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加入到中轴线保护的行列中,文物保护与文化惠民的双赢格局正在形成。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