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葭:推动能源创新融合发展 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周庆葭:推动能源创新融合发展 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成都3月17日电(单鹏)“四川‘富水缺煤、丰气少油、风光无限’的资源禀赋特点,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良好示范。”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董事长、总经理(院长)周庆葭在成都接受齐齐哈尔新闻网专访时表示,不应将能源供应安全保障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近年来,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需求增加、供给制约和电网安全形势突出等问题。去年夏天,四川省用电负荷连续突破最高纪录,历史同期首次出现电力、电量“双缺”的局面。周庆葭认为,四川去年缺电,暴露出区域电源结构单一、多能互补性不强、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短板。
“四川电力总装机12390.2万千瓦,水电有9748.5万千瓦,占比高达78.7%。四川能源‘靠天吃饭’特征明显。电力系统缺乏灵活调节资源,跨省电力互济能力有限,应急能力和应急手段不足。”周庆葭分析说,即使在水电大开发后,在极端灾害天气下,“水电第一大省”四川依然存在缺电问题,对做好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启示,因此,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刻不容缓。
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四川省能源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仅四川域内,技术可开发的风电规模超过2200万千瓦、光伏规模超过1.89亿千瓦,具备开发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的先天条件,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在政策方面,去年“能源保供”后,四川省推出“煤电、气电 新能源”“水电富裕通道 新能源”“电力留川 新能源”等一系列激励政策,为能源融合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条件。
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 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 供图鉴于此,周庆葭提出,要创新开发模式,大力实施清洁能源融合式大基地开发。“结合四川实际,打造风光水火气、抽蓄、共享储能等多形式电源为基础,充分融合集中式、分布式资源,充分融合各种类型的供能和用户资源,建设能源融合型大基地,为四川省能源安全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国家电投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光伏发电企业,正在着力打造四川甘孜州超高海拔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融合创新基地,已开展多项重点科技和高海拔实证数据的研究。未来三到五年内,国家电投集团将在甘孜州创新融合光伏发电、三机式抽水蓄能、储能示范、清洁供暖、绿电转化等元素,实施产业园区、零碳园区、旅游园区、光伏实证园区和乡村振兴的跨界融合。
周庆葭认为,四川需创新推动能源新产业和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他表示,四川省已初步形成多个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要培育孵化氢能、储能、绿电转化等能源新兴产业,加强电力安全保供和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
“随着能源革命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能源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商业与管理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将绿色电能转换成物质(电制氢、电制氨、电制油气),通过铁路、公路运输到负荷中心,最后作为燃料在负荷中心发电,是未来构建新型能源系统的重要形态。”周庆葭说,四川需要重点组织绿电转化相关参与者,建立生态群,找到与钢铁、冶金、化工、航运等合作伙伴的最优效益,降低绿电转化成本,为商业化推广奠定基础。
国家电投集团四川公司。 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 供图据了解,中国电力需求集中在东部和南方地区,而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多分布在西部。输电线路的走廊资源已日趋紧张,“就地平衡”是大势所趋。针对这一问题,周庆葭建议,在负荷中心探索新的综合智慧零碳电厂能源解决方案:通过在用户侧建设分布式光伏、微风风机、地源热泵、生物质发电等设施,实现“电从远方来”到“电从身边来”的转变。其次通过聚合分布式储能、充放电设施等用户侧灵活资源,在负荷尖峰时期以集群控制方式响应电网需求。
此外,实现与生态环境保护融合,加强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赋能乡村振兴,也是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议题。甘孜、阿坝、凉山、攀枝花“三州一市”是四川新能源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实现新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协同尤为重要。周庆葭建议,设立科学家工作站,开展青藏高原生态研究,实施高寒高海拔地区新能源项目生态环境效应监测,深入研究新能源项目对局地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生物等方面的影响,筛选适宜四川藏彝走廊区域生态保护的技术,推动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四川省盆地周边农村地区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但资源开发程度较低;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场景和推广能力不足,单一的开发方式和技术难以满足农村地区低碳发展整体需求。对此,周庆葭建议,推动“清洁能源 美丽乡村”公共设施一体化发展,通过建设充电桩、智慧路灯等智慧设施,实施农村清洁供暖替代,推进屋顶光伏、成型燃料秸秆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构建新能源微网示范,在有条件的区域构建以风、光、生物质为主,储能、天然气为辅,高度自给的新能源微网,促进盆周山区农村乡村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