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体受我控制吗?上纽大新研究推进对“自主感”的认识

导读: 尽管“搭乘步道”和“自主行走”都能让我们的身体向前移动,但大脑能够区分自主行为和受外界刺激产生的运动。但田兴的研究团队根据理论推导和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我的身体受我控制吗?上纽大新研究推进对“自主感”的认识"分享给大家!


(资料图片)

你是否曾在机场或大型商场使用过“自动人行道”?站在上面无需行走,就能利用传送带向前移动。尽管“搭乘步道”和“自主行走”都能让我们的身体向前移动,但大脑能够区分自主行为和受外界刺激产生的运动。这种感觉称为“自主感”,意味着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并将其与外界进行区分。

实验室采集到的受试者脑电图

近日,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神经与认知科学副教授田兴及其团队于知名期刊eNeuro(神经科学期刊)上发表新论文,关于人类对于“自主感”的认知。该论文揭示出CD(corollary discharge,暂无统一中文译名,常见译法为“感知副本”)在神经运动的初始阶段发挥的功能,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该神经机制的认识。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自主感在一种名为“corollary discharge”(简称CD)的神经信号作用下产生。CD信号可以帮助大脑预测身体动作的感觉反馈。当预测结果与实际反馈一致时,自主感就会形成。拥有自主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与外界之间的互动。 

近150年来,神经科学领域一直在探索CD的功能,但尚未完全明确CD在运动过程中如何生成自主感。“运动-感觉转换”这类高阶认知功能是上纽大神经与认知科学田兴及其团队的研究重点之一。 

当我们做出动作时,大脑会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包括意图、编码和执行。“在最初的‘动作意图’阶段,大脑产生了运动的想法,但具体的行动计划尚未形成;在‘编码’阶段,神经信号从大脑传输到身体,为即将发生的运动做规划和准备;最终,在‘执行’阶段,身体才会做出动作。”田兴介绍道。 

以往的研究一般认为,CD在运动编码阶段才会开始发挥作用。但田兴的研究团队根据理论推导和前期实验观察,大胆假设CD在运动意图阶段就已开始作用。通过使用脑电图技术(EEG)记录受试者的大脑活动,研究人员发现CD确实在运动的意图阶段就开始发挥作用。田兴表示:“这些发现或将有助于理解与自主感相关的大脑功能缺失,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的幻觉,进而推动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发展。”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