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扩容”有何深意?

导读: 2014年,沪港通正式开通;2022年上海、香港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随着双向互联互通逐步深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沈红波告诉记者,改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沪港通“扩容”有何深意?"分享给大家!

  (经济观察)沪港通“扩容”有何深意?

  中新社上海3月4日电 (高志苗)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发布《关于港股通交易日历优化实施时间的通知》,将放开两地市场全部共同交易日的沪港通交易;3月,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将更多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

  2023年开年,不断修订的业务办法进一步促进了沪港两地资本市场的融通融合,双向互联互通“提速”,也给两地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交易便利。

  华鑫证券私募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傅子恒告诉中新社记者,沪港通进一步“扩容”,预示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市场开放融合程度继续加深,两个市场各自给予对方投资者投资新选择、新空间,会带来交易规模的扩大,也扩展了各自市场的“金融广度”。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通过增加互联互通的标的可以进一步提高沪港通成交量以及方便两地投资者互通互投,也将吸引更多外资。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新的沪股通股票标的选取标准变化,包括沪股通股票基准指数由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扩展为上证A股指数,成份股覆盖将由沪市大、中盘股票进一步拓展至中、小盘股票;基于风险可控的原则,设置50亿元(人民币,下同)日均市值、3000万元日均成交金额、停牌天数占比低于50%等调入要求等内容。

  根据此前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联合公告的安排,在现行股票范围的基础上,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范围将新增纳入平均月末市值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

  2014年,沪港通正式开通;2022年上海、香港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ETF(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看来,内地资本市场与香港等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进一步提升了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

  “中国金融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同时也表明中国金融业将进一步通过开放推进制度创新和改革,以开放迎接更高水平的国际竞争,以开放来完善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刘斌说。

  随着双向互联互通逐步深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沈红波告诉记者,改革“深水区”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发力。“需要注意,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防范,以及资金的合规问题。”

  所谓“深水区”更多的是指两地制度差异带来的市场差异。傅子恒举例,如涨跌停板制度、交易制度差异、发行与退市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涉及两市如何更好对接、融通等各个层面的问题。

  “突破的前景在于改革持续推进。改革是需要永续推进的过程,制度需要适应市场条件的改变而不断优化。在这些方面,内地与香港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探索、进步。”傅子恒说。(完)

【编辑:邵婉云】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