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关注!传承非遗,遇见“乡愁”……助力传统文化“破圈”

导读: 缂丝、苏绣、吴歌、海派布艺、侗族大歌、码头号子、山西“耍孩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年多来,高慧带队组建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每日关注!传承非遗,遇见“乡愁”……助力传统文化“破圈”"分享给大家!

缂丝、苏绣、吴歌、海派布艺、侗族大歌、码头号子、山西“耍孩儿”……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将这些瑰宝传承下去,并传播开来,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命题。


【资料图】

在杨浦,有一群社会组织就奔波在这样一条路上,试图给出解答。当看起来“高大上”的传统文化真正下沉到百姓身边,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让非遗推广,成为一项公益事业

“我们想让非遗走进残障群体,多维度地传播民族文化!”

在2022年杨浦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中,有个社会组织一亮相就颇夺人眼球。它就是“无障碍非遗——非遗刺绣助残就业项目”,来自上海杨浦区恩三民族文化传播中心(以下简称“恩三”)。

这是一家诞生于2019年的社会组织,专注于多维度传播非遗技艺。在深耕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打造“无障碍非遗 乡村振兴 传统民俗”的新交流模式。

近年来,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逐步受到社会重视。越来越多的非遗基地求贤若渴,广泛招募静得下心的手艺人前来学习、传承技艺,参与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制作。比如不少刺绣基地,每逢忙季都人手紧缺,亟待支援。与此同时,许多残障青年则面临着就业难题。二者需求如此契合,让恩三负责人高慧萌生了“前线搭桥”的想法。

一年多来,高慧带队组建平台,链接手艺老师、残障青年、非遗基地及企业,通过开展系统培训,助力残障人士学习技能,灵活就业。期间,藏族堆绣的传承人普布卓玛成为了培训老师,连续7天为残障学员传授藏族堆绣技艺。

普布卓玛还专门设计了一款藏族的吉祥花团,作为样图。吉祥花团,内含祥云、大山、如意花等元素,寓意着中华民族团结大融合,更为每一位参与堆绣学习的残障伙伴送去了“如意吉祥,扎西得嘞”的祝福。据悉,本次培训中,学员们共创作了100套茶席和杯垫等刺绣作品,已被企业全数订购。

只要有手艺,残障人士可以成为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力军。在高慧看来,掌握非遗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将残障伙伴制作的刺绣品以产品购买的方式,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再将收益回馈给制作者,正是希望给他们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经济帮助。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也期待着刺绣这门手艺会给大家踏入社会带来更多机会,增添就业渠道。”

乡愁,不仅存于诗中

一侧是乡愁邮局,以中国地图记录着淡淡思念;一侧是留声书店,“书架”上放着一本本精美的《家园一方志》;再往前走,则是涟漪影像室、时代回音壁等区域。几个年轻人一同漫步在展馆内,仿佛置身回忆的海洋……而这一幕,并非实体呈现,而是出现在“云端”,一场名为涟漪青年论坛的线上活动中。

活动主办方是一家名为上海杨浦区美丽乡愁文化促进中心(以下简称“美丽乡愁”)的社会组织,致力于乡土教育与乡土文化公众传播,由高校公益创业孵化而来。

在团队成员看来,青年是家乡发展反哺者,能以专业知识与技能助力家园文化振兴。他们的能量不容小觑。为此,他们面向广大高校青年,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联合发起“涟漪行动”,号召青年成为家园文化代言人,利用假期返乡时间,调研家乡文化,编写《家园一方志》创意刊物,以多元媒介和在地行动,激起家乡文化保育传播的涟漪。

在青年返乡实践过程中,“美丽乡愁”提供赋能课程及涟漪工具包,链接专业导师及朋辈导师资源,以多元方式,帮助青年降低实践门槛,也步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一趟趟文化漫游之旅,就在他们脚下。

至今,“涟漪行动”已走过五期,组织了来自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540个县市的1697名大学生编写《家园一方志》,合计645本,产出数千件涵盖推送、vlog、手绘插画、文创设计等形式在内的文化传播作品。

截至去年,“美丽乡愁”已在550余个村、县、市开展乡土文化类活动,辐射50000 人次的在地城乡社区居民。2021年,“美丽乡愁”推进的《云龙县诺邓村美丽乡愁乡土教育创新试验工作方案》入选第一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同年,“美丽乡愁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诺邓实践(中国)”,正式入选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推荐案例。

小时候,家乡是港湾,为孩子们遮风避雨,庇佑他们远去;长大了,孩子们学成归来,推动家乡的文化振兴。这一次次的来回往返,也许就寄托着孩子们的“美丽乡愁”。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