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去哪儿了?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新冠病毒去哪儿了?"分享给大家!
文/陈昊星
春节过后,不少民众感觉身边的新冠感染者变少了,春节返乡期间也没有出现此前担忧的疫情高峰。
病毒去哪了?当前疫情整体处于什么态势,是否会出现反弹?
专家:病毒仍在,且还在流行
针对这些疑问,近期多位权威专家表示,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国家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员刘珏1月3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要是我国疫苗接种覆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主动免疫),加之春节前已有大量人群感染且各省平稳度过了感染高峰(自然免疫),快速建立了人群的混合免疫屏障,春节疫情高峰没有出现。”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1月3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病毒没有凭空消失,因为很多人已经感染过了,短期内不会再感染,所以感觉病毒彻底消失了。”
全国的住院新冠患者也在大幅度减少。中疾控数据显示,重症患者峰值从1月5日的12.8万人降到1月23日的3.6万人,较峰值下降了72.0%。这也说明感染高峰已过,但流行仍然存在。
未来3-6个月后感染风险会增加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月29日在接受齐齐哈尔新闻网采访时表示,未来3到6个月后,感染后获得的免疫保护水平会下降,感染风险会增加,如果病毒继续变异出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变异株,大家再感染风险会增加,出现新高峰的概率会增加。
“但是不会像去年底的那一次严重了。”李侗曾指出,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后会获得免疫力,即使再次感染,重症风险也会更低,症状会有所减轻。
病毒学家、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近日在接受齐齐哈尔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参考德国的情况来看,感染人数会持续在高位,而发病就医人数比以前会有所降低,但数量是波动的。
他认为,目前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尚未感染人群,估计在15%到20%。这和此前整体人群都易感的情况相比,影响程度已有所减少,但鉴于中国人口基数,涉及的人群规模还是巨大的。
各地疫情情况如何?北京、湖北、四川等多省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示:目前多地处于病例散发状态,尚未检测到新的变异株,部分地区新冠已处于低流行水平阶段,形成人体免疫屏障。
北京:主要流行毒株为BF.7和BA.5.2,处于病例散发状态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1月3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本轮疫情已过高峰进入尾声,目前处于病例散发状态,主要流行毒株依旧是BF.7和BA.5.2。
根据北京市对流感样病例的采样监测数据,2023年第4周(1月23日至29日),北京共采集、检测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标本453件,其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23件,阳性率5.08%(前一周为11.59%)。
高峰过去之后,人群已建立临时的免疫保护,加上目前国际流行的病毒和北京此轮流行的毒株有一定的交叉保护,因此近期至少三个月内,发生疫情流行的风险较小。
湖北:主要流行优势毒株是BA.5.2,尚未发现变异株
2月2日,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专家童叶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省整体疫情高峰已过,处于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整体均呈下降趋势,未出现反弹。
童叶青介绍,湖北主要流行的优势毒株是BA.5.2,其次是BF.7,近期全省监测尚未发现XBB变异株引起的本土感染者。
童叶青建议,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发季节,佩戴口罩不仅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还可预防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其它呼吸道传染病。
四川:主要流行毒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病毒序列
1月28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徐斌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例会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收心工作会议上通报,四川省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已过,新发感染下降趋势明显。
徐斌表示,春节期间各地坚持开展新冠疫情多点监测,病毒全基因组测序110个,未发现新病毒序列。四川省目前仍以奥密克戎BA.5.2和BF.7为主要流行毒株,本土病例未监测到XBB.1.5毒株。
陕西:西安疾控评估已度过感染高峰,尚未监测到新的变异株
1月31日,根据陕西省西安市疾控中心2023年第一季度风险评估结果,省、市专家研判认为,随着人群感染率的上升,将形成较为有效的免疫屏障,人群中病毒传播速度将缓慢下降。
西安疾控指出,近期社区人群新冠感染监测结果显示,虽然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幅度比较大,但是西安市本土并未出现大规模新冠感染疫情,表明目前西安市已经度过感染高峰,进入低流行水平阶段,西安本土尚未监测到新的变异株。
陕西疾控2月2日发出的健康提示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也进入新阶段,但预防新冠仍不容忽视,建议群众应继续保持良好卫生。
文章来源:齐齐哈尔新闻网、光明网、人民日报健康、健康时报、澎湃新闻等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