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380米深处的“时钟字”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地下380米深处的“时钟字”"分享给大家!
春节将至,天寒地冻,煤炭保供生产进入关键期。记者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中国大唐集团所属的龙王沟煤矿,被安检员仔细查验穿戴的头盔、工作服、雨靴、自救器、矿灯后,乘坐矿车驶往井下。
以“之”字形一路斜坡下行6100米,记者抵达距地面垂直深度380米的采煤工作面,眼前场景蔚为壮观:采煤机如钢铁旋风般运转着,像“切豆腐”般切割煤层,黑亮的煤炭轰隆隆泻落到自动传送带上。“采煤机每切完一刀,就有近1万吨的产量,全矿每天可生产4万吨。”与记者一同下井的该矿总工程师王玉国说,“我们矿承担国家1000万吨煤炭保供任务,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龙王沟煤矿采煤机正在进行生产作业。(受访单位供图)
在矿井中央变电所,这个关键部位却不见工人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上来回穿梭。近年来,龙王沟煤矿通过智能化技术改造,进入全国一流智慧型矿山行列,全矿从2134人优化至956人,实现“千人千万吨”安全高效生产。
“在智慧矿山建设的赋能下,我们2023年产能将提高到1500万吨,为能源保供做出更大贡献。”王玉国说,尽管矿山智能化水平很高,但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一丝一毫不松扣,并摸索出不少“独家秘籍”。
瓦斯检查员赵敬铭在进行气体检测。(新华社记者恩浩 摄)
瓦斯检查员赵敬铭手持的“秘密武器”——模具尺,就是矿上技术人员自创出来的。在瓦斯检查牌板上,赵敬铭用记号笔对准模具尺上的长方形开孔,写下“0.04”“20.6”等数字,字体方方正正,犹如电子时钟显示的数字般规范标准,矿工们称其为“时钟字”。
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过去,瓦斯检查员填写比较潦草,造成他人读取不便,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王玉国说,2018年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书写“时钟字”的模具尺,“这让全部14名瓦斯检查员能够在81个检查点牌板上,写出规范一致的时钟体数字,虽然是个小革新,却有利于提高矿井瓦斯管理水平。”
赵敬铭使用模具尺在瓦斯检查牌板上书写“时钟字”数值。(新华社记者恩浩 摄)
认真填写完毕,赵敬铭向下一个检查点前进。他每天在井下步行近15公里,一年工作276天,相当于往返煤矿和甘肃庆阳老家4趟。“说实在的,这项工作很辛苦、也很枯燥,但工作3年多来,我从没有少检、漏检、错检,我得对工友们负责,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赵敬铭说。(记者张洪河、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