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丨在绿色机遇中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导读: 活力中国,今天的关键词是绿色。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加快全面转型的中国经济,正涌动着无尽的绿意。新的一年,中国的“双碳”蓝图如何照进现实? 第一站,跟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活力中国丨在绿色机遇中感受中国经济活力"分享给大家!

活力中国,今天的关键词是绿色。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加快全面转型的中国经济,正涌动着无尽的绿意。新的一年,中国的“双碳”蓝图如何照进现实? 第一站,跟随记者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在这座以煤炭闻名的城市,有一座绿色的“零碳”产业园。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这里是内蒙古鄂尔多斯。现在气温是零下10摄氏度,风力达到了6级,体感温度达到了零下20摄氏度。现在漫天也下起了小雪,在当地这是传统的“猫冬”时节。然而在这家“零碳”产业园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在车间里,生产线的长度有500多米,大家正在抓紧生产一款用于新能源车、储能等领域的零碳电池。目前每天的产量达到了3万块。

远景动力鄂尔多斯基地总经理 张阳:我们今年的订单比去年的量增长了3倍到4倍不止。基本上我们每生产一款电池,客户都在那边等着下线。

眼下,这些电池即将发往全国各地,今年还新增了大量来自新加坡、美国等地的海外订单,预计这条新投产的生产线不久就将实现满产。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是“零碳”?所谓“零碳”电池,当然不是说做到绝对的“零”,核心是说生产电池使用的是“零碳”的清洁能源。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那么这些清洁能源来自哪里呢?这些光伏面板的单块容量额定满发情况下,两个小时可以发一度电。这样粗略估算,一年就可以减排700多吨二氧化碳。

不只是阳光,草原上一年四季的大风,也是不能错过的宝藏。产业园外不远处,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在原有的6台风机基础上,40台风机正在加紧吊装。

目前,风光发电满足了产业园80%的能源需求,加上从国家电网购买的绿电,园区实现了100%清洁能源供电。

而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我们发现追求“零碳”的步伐不只是清洁能源。在园区扩建工程的指挥中心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名录。

总台央视记者 田琪永:这是产业园新引进的企业名单,所有的企业无一例外都聚焦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项目。一个依托清洁能源、新材料的绿色产业链正在这里加快集聚。

为了让新项目尽快落地,虽说已临近春节,园区却在忙着招工。

中建八局项目经理 雷霜:1月初到现在,总计人数从最初的400余人,现在已经达到2100号人,保证项目的交付品质,达到最终运行生产投产的条件。

现场工作人员:已经给家里的媳妇请过假了,今年春节不打算回去了。一直跟着这个节奏,一直往前赶。

记者:觉得怎么样,累吗?

现场工作人员:充实,有劲儿。

而在“零碳”产业园之外,一开年,制氢加氢一体化、分散式风电、农牧科创园等一大批绿色项目,都在全力向前推进。鄂尔多斯这座曾经以煤炭产业为抓手的城市,如今正乘“风”而上,逐“光”而行,努力实现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由“黑”向“绿”的转换。

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委书记 华瑞锋:我们将在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引擎、创造新优势上,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产业全链条发展,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作出贡献。

生产线上:扩产能 抢抓绿色机遇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在加速向“绿”色转型,能源结构也在积极调整。2023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分别增加1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发展迎来更大机遇。接下来,一起去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商的生产线,看看开年他们是如何抢占发展先机的。

01:19

记者来到隆基绿能的厂区时,打包、装车,一派忙碌的景象。和库房的热闹相比,12条智能化生产线虽然显得有点安静,其实也都在24小时运转。

总台记者 李大杰:走进厂房,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在这里,你看不见太多工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小机器人,它们在各个产线之间起着运输的作用,还能帮助产品的良率提升1.2%。

这些自动化小车具备自动导航、自动避障和自动充电等功能,目前两个车间共有306辆。而像这样的智能化产线,企业今年又规划了12条。

陕西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俊强:我们这个生产基地会采用最新研发的一个电磁工艺技术,在我们的一个新车间做技术改造,它的产能大概是3个GW(吉瓦)。目前这个项目在进行机电安装,预计在2023年6月份会投入生产。

加速扩大产能的底气,来自我国能源绿色转型释放出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2022年前11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65.71GW,超过了2021年全年,而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实验室里:研发加力 提升产品“含绿量”

中国经济的绿色活力,不只在生产线上,也在实验室里。绿色产业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激励着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发力科研攻关,不断提升产品的“含绿量”。

01:33

这两天,在天津特变电工的生产车间里,企业自主研发的8兆瓦风力发电变压器刚刚下线。公司的研发人员就一头扎进了9兆瓦、10兆瓦变压器的研发。从8到9再到10,看上去只是数字的简单变化,背后却要跨越巨大的技术鸿沟。

作为风力发电的关键部件,一般来说变压器的容量越大,体积就越大。但风力发电机舱内的空间是有限的,体积不变,还要增大容量,成为技术突破的关键。

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 赵文忠:打破了原有的设计结构原则,去重新设计,去仿真、去验证,去实验,去通过厂家联合进行试装等等一系列的实验,才能达到相关的要求。

实验室里不断提升产品“含绿量”,生产流程也在变得更加低碳节能,让产品“绿上加绿”。企业通过对生产工艺、管理体系的改造,不仅产能得到大幅提升,能耗也明显下降。

刚刚开年,天津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持续打造国家级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政策引领下,企业改造的动力也更足了。

天津市特变电工变压器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 赵文忠:2023年我们规划对剩余的两个生产车间进行绿色改造升级,实现园区全部车间的绿色升级转型,争取整体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10%以上,同时产能提升30%。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年货

经济的绿色转型,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临近春节,汽车消费迎来旺季。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新能源车成了不少人的新年货。

01:55

总台记者 徐之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的龙阳大道有着武汉市“十里汽车长廊”之称,云集了五十多个汽车品牌的几十家线下销售门店。

在这里记者了解到,近期不少门店每天的销量都比前一天有所提升。这让店里的销售人员都感到有些惊讶。

某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中心店长 范宇:1月1日到1月10日,相较之去年来讲的话,我们整个同期增长超过80%,较上个月环比增长超过了50%。

各大门店节前大力促销,更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记者在一家门店观察发现,尽管是工作日的上午,但短短半小时,就有20多名市民进店来看车、体验。

某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陈勇:从元旦到现在,基本上每天的客流量增长都在30%以上。春节前我们估计这家店应该能够实现大概30到50(辆)之间的这样一个订单销量。所以说我们对2023年还是很有信心的。

新能源车市场火爆,随之而来的充电桩安装需求也在增长。

在江苏盐城国家电网的一个基层网点里,刚开年,客户的申请量已经达到了去年的2倍。早上八点半,接到工单的高师傅就已经来到了一处居民楼,给充电桩接电。

国家电网江苏盐城电力工作人员 高世杰:最近我们接到了很多充电桩的接电任务,每天要跑不同的现场,最多一天有30多个工单。

绿色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应对需求,新一年,全国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力争年底前,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浙江、江苏等多地也都在加快推动新能源车充电设施进村入户。

大数据里的绿色活力

产业加快转型、清洁能源蓬勃发展、生活方式向“绿”而行,今天的中国,处处涌动着绿意。接下来,就让我们透过大数据,观察中国经济的绿色活力。

01:29

从卫星上俯瞰的雪域高原的甘孜,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不久前刚刚完成并网,年平均发电量12.68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7万吨。

在广东揭阳,卫星捕捉到50台巨型风机在海面留下的一排排投影。作为全球商用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近90万户家庭的需求。

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累计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5.1%、29.4%,远远高于火电。

绿色生产也在提速。目前全国已经建成2783家绿色工厂、223家绿色工业园区、29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新生产方式催生新职业。打开最新的2022版职业分类大典,134个职业被赋予绿色标签,占全部职业的8%。

2022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05.8万辆,销售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上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4辆是新能源车。2022年12月和1月相比,全国充电站数量总体增长了近五成。

(总台央视记者 张勤 王琰 岳群 刘颖 雅妮 曙光 琪永 邵晨 张志 佳昕 晓波 晓东 哈达 大杰 郭升 之昊 潘巍 天津台)

原标题:活力中国丨在绿色机遇中感受中国经济活力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