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特点

导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临床上约有30%的患者首诊已经发生转移,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占乳腺癌患者25%左右。”余科达教授说,我们研究聚焦揭示肿瘤转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中国医学专家率先发现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特点"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1月6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正逐渐变成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淋巴结腋窝转移严重制约乳腺癌患者疗效和生存期。

  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成果显示,乳腺癌转移亚群主要分布在原发病灶边界——即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交界部位。这一发现表明,原发灶边界区域的细胞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乳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悉,顶尖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刚刚在线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这意味着,未来,临床上可甄别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乳腺癌患者,并开发特定的药物和治疗靶点,进而实现降低早期乳腺癌转移发生几率。这项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和特点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余科达教授带领团队,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临床上约有30%的患者首诊已经发生转移,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占乳腺癌患者25%左右。据统计,患者预后随着乳腺癌阳性淋巴结数量的增加而变差。

  “肿瘤转移或肿瘤细胞在全身扩散,是造成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邵志敏教授强调,临床研究者亟需聚焦这一问题,找到乳腺癌细胞“跑”向腋窝淋巴结等脏器的转移机制和细胞特点,进而寻找出能够“阻断”这一通道的药物或治疗靶点,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

  研究团队历时2年,运用相关新技术,精准发现乳腺癌中是哪些细胞转移到了腋窝淋巴结以及这些转移细胞的特征。“既往的研究更多关注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微环境。”余科达教授说,我们研究聚焦揭示肿瘤转移细胞特点,以及乳腺癌细胞腋窝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机制。余科达教授进一步解释:“研究团队发现从乳腺癌转移细胞在‘跑’向腋窝淋巴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细胞能量代谢模式,从而支持自身突破转移路径上的各种障碍,最终完成远处转移。”

  余科达教授指出:“如果能够通过新的药物或者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来调节甚至逆转这样的代谢转化机制,未来我们就可能阻止乳腺癌细胞从原发灶转移到腋窝淋巴结。”据透露,余科达教授团队基于此次研究成果,就开发新的药物和发现潜在有效治疗靶点持续攻关。(完)

【编辑:左雨晴】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