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2025年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分享给大家!
“十四五”末期,北京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近日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建设“标杆城市”,打造超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典范。
“十四五”末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按照规划要求,“十四五”时期,北京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垃圾分类成为全市人民自觉行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总量平衡、适度冗余。到2025年底,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建成符合首都功能定位、适应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的超大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体系,首都城乡环境品质普遍提升,环境卫生社会参与度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全面提升。
“十四五”末期,生活垃圾焚烧和生化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日以上,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0%,城市公共厕所等级达标率达到99%,城市道路车行道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7%。
垃圾分类违法情况将共享到信用平台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建设“标杆城市”,打造超大城市垃圾分类治理典范。
按照“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原则,北京将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计量计价、差别化收费的管理模式。落实非居民厨余垃圾计量收费制度,深化非居民其他垃圾计量收费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机制激励约束作用,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在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方面,鼓励开展线上线下旧货交易、慈善拍卖、捐赠,以及翻新再利用等活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全面推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院校及社会团体绿色办公、无纸化办公。
为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北京将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建立实用有效、简便易行、群众接受的生活垃圾分类基层治理体系。坚持精准发动,建立“垃圾分类薄弱对象清单”,精准提升垃圾分类效果。
同时,生活垃圾执法和处罚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记者了解到,违法行为处罚情况将共享到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
现有固定垃圾桶站实现功能再提升
垃圾分类投放保障将更有“温度”。规划提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将合理布局。其中,居住小区推广撤桶建站、定时投放和监督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分类投放模式,平房区和农村地区优先推行巡回上门收集模式。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采取预约上门回收、自行投放、自行运送至指定拆解场所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配置,也将更加规范。其中,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站点,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建成小区优化固定桶站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垃圾分类驿站。推动现有固定桶站功能提升,完善开盖、照明等便民服务功能。合理设置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点,以及可回收物中转站和有害垃圾暂存点。
垃圾清运不及时怎么办?混装混运怎么办?针对市民关注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规划提出,建立清运单位备案、考核、淘汰制度,实现作业全过程可追溯。在接诉即办方面,深化“热线 网格”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解决垃圾清运不及时、收运作业遗撒等高频问题,提高居民满意度。
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9000吨以上
2025年,北京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北京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2023年底前建成大兴安定循环经济园区、顺义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焚烧三期和平谷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技改升级工程(二期)。推动通州区再生能源发电厂二期、丰台生物质能源中心、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焚烧厂三期和延庆区焚烧项目建设。2025年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2万吨/日以上。
同时,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25年底前建成顺义、平谷、密云等区厨余垃圾处理技改、应急、新(扩)建项目,力争全市处理能力达到9000吨/日以上,补齐处理能力短板。本报记者 张楠
【编辑:彭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