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国” ——沙特掀起“中文热”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你好,中国” ——沙特掀起“中文热”"分享给大家!
进入12月,地处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迎来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微凉的夜风中,人们走上街头,享受着夜晚的美好。2019年,由沙特娱乐总局首次推出集各类娱乐元素于一体的“利雅得季”一经亮相,便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沙特和外国的游客。到如今,已经是第四年举办。
“大家好,我叫巴莎伊尔,我来自沙特。现在我在‘利雅得季’,听说这里有一个中国城,我们去看看吧!”“人民视频”客户端一则新闻的镜头中,一个面带笑容的年轻女孩,用娴熟的中文热情打着招呼,带着网友“云游”今年新设立的中国城。
在手机上看到这一幕,沙特努拉公主大学中文教师邵杨十分开心。因为这位巴莎伊尔,正是去年从她班上毕业的优秀学生之一,当初正是因为喜欢中文才来上课,现如今已经在用中文工作了。
连日来,本报记者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采访时,感受到当地正在掀起一股“中文热”。在街头,陌生人会用“你好”向记者打招呼;在课堂上,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甚至已经工作的群体,在聚精会神学中文;在工作场合,中国企业里招来了越来越多会中文的沙特本地员工……
这是一个“你好,中国”的故事。
一
不少在沙特从事汉语教学的人,都认为2019年是沙特“中文热”的重要转折点。
根据中国驻沙特大使馆官网消息,自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于2019年访华后,宣布将中文纳入沙特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始教授中文。沙特财政部去年宣布,将于2022年在746所中学增设中文课程。
也正是自2019年起,中文教育在沙特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同年,“北京语言大学—沙特努拉公主大学商务汉语专科项目”在中国驻沙特大使馆的关怀下设立,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与进修学院承担,在沙特努拉公主大学落地,这是北京语言大学在中东地区建立的首个境外学历教育合作项目。
作为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教师,邵杨2021年9月由学校派至沙特努拉公主大学教汉语。她也是首个商务汉语项目的外派教师。这是一所公立女子大学,全校老师和学生甚至保洁保安都是女性。
“我的学生都是自费参与这个项目的,积极性非常高。”邵杨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共培养三个年级约50名学生,其中第一批19名学生已经于2022年6月顺利毕业。巴莎伊尔正是其中一名毕业生。
字的构成、词意源流、字音与声旁的关系、成语的历史文化内涵、词组搭配、句子结构、篇章呼应……在课堂上,邵杨带着沙特学生们一点点入门。教学工作并不容易,她试着通过很多传统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物品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开学第一天就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双筷子。
“我对她们说,我教你们的中文,是大家以后吃饭的工具,就像这双筷子。这样,她们既能理解中国人对于学习的认识,也能自主探求筷子的文化含义,学习筷子的用法。”邵杨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她还邀请学生们体验写毛笔字、穿汉服、跳皮筋、丢沙包、赏国画、玩扇子等,运用种种能在异国他乡弄到的各种材料,让学生们感受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邵杨数算着,端午节挂艾蒿、叠红纸葫芦;春节包饺子、写春联、挂灯笼;中秋节用模具打月饼……在学习中文的同时,感受特别的文化生活,同时体会这些背后的文化韵味。
教中文也给邵杨带来了成就感。“每当学生们或恍然大悟、或准确发音、或自主造句,我都会激动不已,感觉肾上腺素飙升,给我带来巨大的幸福感。”
二
在沙特的第一所大学——苏欧德国王大学,来自中国的陈明教授,则面对着130多名汉语专业学生。这是沙特开展中文教育最早的一所大学,从2010年起设置了中文专业。不过,真正开始大规模招生,同样是从2019年开始的。
陈明本人,正是在这一年来到了沙特开始教中文,一教就是3年时间。他坦言,因为汉语很难学,很多学生会望而生畏。但是,随着两国关系越来越好,学生数量越来越多。
记者跟陈明走在苏欧德国王大学里,不少学生用娴熟的中文跟他打着招呼“你好,陈老师,我想跟您说件事……”
中文教育,实实在在推动着沙特学生对中国的了解。陈明发现,沙特学生原来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络和媒体,跟西方人对中国了解差不多。
“比如学生就问过我,你是不是会打乒乓球?你是不是武术特别好,能不能教我们武术?我会告诉他们,乒乓球我们叫作国球,大家都比较喜欢,但并不是人人都会打或者打得特别好。而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是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武术高手……学习中文对他们了解中国有了很大帮助。”陈明说。
更让陈明啼笑皆非的是,之前很多中国人在来沙特之前,认为这个产油国“遍地土豪”。他没想到,因为不够了解,很多沙特人也认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遍地土豪”。但在他课堂上的沙特学生,已经可以比较公正、客观地看待中国。
不少沙特学生对中文的热情,让陈明很是感动。有一位沙特学生,家住得比较远,但距离又没远到有申请学校宿舍的资格,为了方便上课和跟陈明请教,他特地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
问及原因,这位学生告诉陈明,他爸爸做的生意是从中国广州进口家具到沙特,他爸爸总是告诉他,中国发展太快了,沙特将来要发展,需要跟中国搞好关系,特别是跟中国搞好贸易关系。因此,这位学生学中文有着十足的动力。
学生阿龙告诉记者,当初选择中文,是因为“好多人告诉我汉语是很美丽、很重要的语言”。带着这么一个简单的目的推开汉语之门,他现在变成了在沙特的中国文化推广者。
“对我们沙特人来说,中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真的想用我的中文水平和个人经历,来帮助大家更多认识中国,更多关注中国。中国经济发展和投资这么好,我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阿龙坦言。
另一位学生苏武德则认为,沙特人学中文可以帮助中沙关系变得更好,而中文正在成为世界语言。
“中国现在是世界强国之一,发展越来越好,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文化,而我们可以通过中文去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人现在就像我们的兄弟一样。”苏武德动情地说,“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沙特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
三
“我很欣喜和自豪的是,当今天我去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都能遇到我的学生,在埃及、在阿联酋、在摩洛哥、在沙特利雅得,在每一个相聚的城市,他们总会向我笑谈当地的社会风俗、文化习惯,这些中国青年已经通过阿拉伯语的媒介走入了当地社会,在与当地社会文化的持续对话中成长收获。”12月9日,利雅得一处演讲台上,一位叫马永亮的中国人侃侃而谈。
这一天,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之际,由穆罕默德王储创办的基金会“MISK”举办了主题为“展望未来”的中阿青年论坛,旨在加强中沙、中海、中阿青年之间的关系。
“我除了是一位中国教授阿拉伯语的大学老师,还是沙特一家中文教育学院的创办者。我们的学院提供中文课程和中文等级考试服务。”马永亮说的是创办于2021年9月的沙特智慧宫语言公司。
马永亮介绍,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们希望搭建一座民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主要通过图书、影视、国际中文教育等核心业务帮助中国与沙特文化和教育加强交流合作。
在利雅得欧莱雅商业区,记者来到占地500平方米的智慧宫中文教育场所。教室里,几个沙特的男女学生正在聚精会神上课。这里提供中文课程,以及HSK、HSKK、YCT等中文考试和赴华留学服务项目。同时,还向沙特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中文教材、国际中文教师派遣、智慧教室解决方案等相关服务。
作为一家培训机构,智慧宫面对的中文学习群体更加五花八门,体现着更多沙特普通人对中文的热情。
马永亮感慨地说起一个故事。
智慧宫创立之初,计划招收10个人开始上课。有一位沙特姑娘,从第一天就开始来报名,但那个月除了她,一直没有别的学生报名。于是,她每隔几天就来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上课,工作人员只好回答她“再等一等”。
“在她第三次来询问的时候,我决定不等了,哪怕只有她一个人,我也要给她上课。”马永亮回忆,学习开始之后一次偶然聊天,才知道她为了学习汉语,在智慧宫旁边的咖啡厅找了份工作,每天从早上9点工作到下午5点,下班后,下午6点开始上中文课。
“我们所有人深受感动,也备受鼓舞。追问这位沙特姑娘如此执着学习中文的原因,不过就是她对中国文化的一份好奇与探究之心。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明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桥梁。”马永亮告诉记者。
经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宁夏大学和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共同成立了中文学习测试中心、中文考试考点。很多沙特人,在这里打开了通往中文以及中国文化的大门。
四
如今,中沙关系越来越紧密,中文在沙特越来越热门。12月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加强在数字教育以及两国中小学、大学和教育机构中文和阿拉伯语教学领域的合作”。
沙特普通人对中文表达着越来越浓烈的热爱。在麦地那伊斯兰大学读大三的蔡文鑫告诉记者,在麦地那,经常听到人们用中文打招呼,有不少同学还专门跑来向他学几句中文。在利雅得,本报记者遇到过能用中文对话的人可谓五花八门,从公务员到大学老师,从企业员工到超市保安,不一而足。
当然,学好中文,对很多人来说,也意味着更广阔的出路。邵杨的第一批19名学生顺利毕业后,她们或选择继续提升学历,或选择中资企业开始工作,或在沙特走上了汉语教师的岗位,都继续在各自的位置发挥着中文带来的优势。她举例说,儒芭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一举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四级,诺法在申请去中国继续深造,芭莎伊尔在沙特当地的中文学校找到了一份工作,哈伊法和萨拉在一家中资企业找到了工作……
由于国家的倡导,沙特各大中小学都纷纷准备开设中文课程。邵杨发现,自己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在努拉公主大学,她每周最多时需要承担26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中文教师,成为某种“稀缺资源”。
当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过去三年,陈明在沙特各地走访调查,发现部分学校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三教”(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不配套,课程设计不太适应当下需求,中文师资缺乏与职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沙特的中文教育才刚刚起步,挑战与机遇并存。鉴于沙特较为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基本国情,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推动中文教育在沙特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沙特中文教育的前景将更加光明,中文必然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桥梁。”陈明认为。(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刘少华)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