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防疫政策调整一周:门诊就诊量总体平稳 互联网医院就诊上升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广州防疫政策调整一周:门诊就诊量总体平稳 互联网医院就诊上升"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广州12月7日电 (记者 蔡敏婕)自11月30日下午,广州多区发布通告称解除临时管控区管控措施以来,至今政策调整已有一周,生活、生产秩序逐步恢复。7日,记者从广州多家医院获悉,医院门诊就诊人数有增加,但整体平稳,互联网医院就诊量上升。
12月2日起,广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新入院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办理入院;发热门诊患者须核酸检测。目前,全市有93家规范化发热门诊和137间发热诊室为市民提供诊疗服务。7日,记者分别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到入院就诊的人员数量相对平稳,就诊人员自觉扫医院场所码,凭借健康码绿码进场。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门诊就诊人数大约增长10%,内科门诊、急诊患者数量增长较明显。因慢病就诊,从其他医院转入的急危重患者比之前有所增长。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数据显示,该院目前的急诊科和发热门诊就诊数量与平日持平,但是最近该院互联网医院就诊量上升,该院柴葛感冒退热颗粒、复方川贝枇杷止咳露等院内制剂比较受欢迎。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近期医院普通门诊量和往常相比持平,没有出现大幅增加的情况,但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明显增多。此外,互联网医院就诊数也有增加。该院门诊办主任王凌云教授表示,发热患者不必焦虑,宜居家,多喝水,按照就近诊治原则,可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普通门诊和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有明显增加,但总体平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部门也回复称就诊人数总体上平稳。
有专家表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减弱,很多人感染后,不出现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症状,一般可不用药,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即可。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可使用一些解热镇痛对症支持的药物(包括中成药),服用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不要同时服用相同类型的药物。患有基础性疾病等高风险人群,要遵医嘱用药。如果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或气促等症状时,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詹少锋表示,就年轻群体而言,可以通过抗原自测,如果显示为新冠病毒阳性,感染的相关症状如发热、咽痛等一般在一周内会逐渐减缓,可以在家做好自我检测和健康管理,可适当口服一些针对性的退烧药、止咳药、感冒药。如果体温大于38.5摄氏度,持续超过三天仍然不能退热,或者新冠相关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当前,广州全市三甲医院均已开通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医院,市民可进行在线咨询、复诊。广州当地官方表示,市民近期如有非紧急就医需求,请优先选择互联网医院或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10月20日以来,广州地区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27.07万人次。
与此同时,广州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当前市民需求量比较大的感冒、退热、抗病毒类药品的库存情况进行监测,动员相关生产和销售企业加大重点品种药品的生产储备量。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