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急需补齐重症监护短板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急需补齐重症监护短板"分享给大家!
■ 观察家
通过人才建设、床位布局、医疗管理、医改政策等机制,加强我国重症救治能力,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时期。多方数据已表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的重症率、死亡率逐步走低,但随着防疫措施调整,叠加冬春季流感高发,老年人等脆弱群体将面临更大疫情风险。如果医疗救治体系无法有效承接,就可能将加重患者病情,甚至也可能发生“医疗挤兑”。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开展重症医疗资源有关数据调查工作的函》,要求调查各辖区内除部队医院以外的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开放床位数、ICU(重症监护室)床位数、ICU医护人员数、重症抢救设备数等信息,旨在“全面准确了解我国重症医疗资源分布现状,掌握重症救治能力”。
当此之时,全面摸清我国ICU资源底数,并通过人才建设、床位布局、医疗管理、医改政策等机制,加强重症救治能力,显得迫在眉睫。
实际上,为应对防疫政策调整新形势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各地已经在积极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设施。不过,在一些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或广大农村地区,尽管也已经过三年疫情考验,但在应对疫情的软硬件设施,尤其是ICU资源上仍存在诸多短板。
行业内有个说法,一张ICU病床仅设备配置就高达100万元,被称为“人生中最贵的一张床”。而这还是重症医学能力建设中最容易实现的,国家、地方可以让公共卫生应急改造专项资金向重症医学倾斜,更复杂的是相关设备和人才。
在设备引进方面,近年来,随着各级医院开展“降本增效”,不赚钱、花大钱的ICU科室可能会在有的地方被当作累赘,而不是为其投入更多资源。这是全面准确了解我国重症医疗资源分布现状、掌握重症救治能力,需要首先了解与掌握的基本现实。
而今,随着防疫需要,ICU重症医学建设也需引起高度重视。
在人才建设方面,地方政府要重视ICU医生建设,鼓励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组建“ICU医联体”,通过无接触的远程医学系统,开展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视频带教,提高基层医生操作复杂设备、处置疑难病例的能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生自动生成患者的“生存值”评分并减少手工录入、计算工作量。
最重要的是,要让医生薪酬绩效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向ICU科室倾斜,让ICU科室从“苦差事”成为“香饽饽”,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打造更多未来骨干。
说到底,加强重症医学能力建设,既是为当下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设置“保险栓”,也是中长期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的需要。尤其是,我国即将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时期,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的防控也迎来日益增大的压力,重症医学能力及时“补短板”,才能更好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创造更多“起死回生”的佳话。
□梁嘉琳(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来源:新京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