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分享给大家!
人民论坛网北京讯(记者 常嫦)新思想引领未来,新征程催人奋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12月1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余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哲学部主任、一级教授韩庆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山西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国朝等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及媒体记者200多人出席会议。论坛由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彭国华等主持。
本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由开幕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演讲、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健康中国峰会、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党建创新峰会、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典型经验交流会及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等单元组成。论坛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路径创新、党的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中国式现代化与实践创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与智库型全媒体建设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人民论坛》杂志《二十大精神精要解读》特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典型案例两大课题成果在此次论坛权威发布。
论坛开幕式环节嘉宾线上合影开幕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论坛开幕式环节,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致辞讲话,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致欢迎辞,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彭国华作汇报,作者代表、基层读者代表发言。
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在致辞中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民族强盛之基、国家安全之要。要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借鉴中国航天科技创新体制的成功实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要培育和集聚世界一流人才,发挥大学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打造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人才栖息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跨界融合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卡点瓶颈,形成创业、创新、创投“铁三角”,让资本赋能创新发展,实现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是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第一动力源泉。四大发明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新智慧和科学技术的代表性成果,不仅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全球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创新驱动的中国式现代化势必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哲学部主任、一级教授韩庆祥作为《人民论坛》作者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底层逻辑进行了深入阐释。韩庆祥表示,《人民论坛》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党政类、思政类与现实问题研究类刊物中最具广泛影响力的重要刊物,在选题上重点聚焦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从道理、学理、哲理展开深入研究,深入理解和把握党中央提出的重大论断背后的深层逻辑,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论坛近期选题的重点方向之一,我们可以从“底层逻辑”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政治逻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实逻辑是人口规模巨大,理论逻辑是新发展理念,时代逻辑则体现在强国时代背景。
作为基层读者代表,山西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国朝分享了读者体会。他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企业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作为一位企业家,学懂弄通党的二十大精神,是经营好企业的根本。他表示作为《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的忠实读者和理论创新传播的受益者,通过持续阅读人民论坛相关文章了解方针政策、提高理论水平、指导企业管理,收获良多,人民论坛已成为企业发展决策参考的有效帮手。
年会线下主会场图主题演讲:权威解读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主题演讲环节,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余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等发表精彩演讲,权威解读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实践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完善与发展。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之路;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道路;第三,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因此,我们要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突出问题是怎样打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卡点,以及如何在市场经济挑战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制度上制约权力与资本、从思想上落实固本与培元,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余斌认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家安全风险凸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把安全上升到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新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一方面要深化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需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增强社会自我净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元共治的新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本国国情论的观点路径,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形成了人类文明交流发展新的理论逻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迎难而上,一定能够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人民论坛《二十大精神精要解读》特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典型案例两大课题成果发布权威发布两大成果:《二十大精神精要解读》特刊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典型案例
在本届年会上,《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特别奉献《二十大精神精要解读》特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2021-2022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典型案例》课题成果权威发布。
人民论坛《二十大精神精要解读》特刊广泛邀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知名权威专家学者,从理论层面全方位、多角度对党的二十大精髓要义进行立体化研究解读,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党政干部群体深化对二十大精神的学习领会。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2021-2022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典型案例》为2021年、2022年度人民论坛“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大型课题调研项目”阶段性成果。入选的《数字中国建设的红色电信创新》、《数字化转型的中国一汽创新》、《中国地震局定点帮扶的“永靖实践”》等40个高质量典型案例,调研总结了相关单位、部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典型经验。
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大型课题调研项目是与国家治理高峰论坛相配套并行的主题活动,以宣传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着力通过一线调研的方式总结实践创新经验,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与创新发展。每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上发布的“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典型案例”,已成为该领域具有广泛权威性、公信力与影响力的课题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健康中国峰会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研讨主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在主题演讲中谈到,新世纪以来,全国公共卫生治理面临多重挑战。要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与作用,使“中国智慧”彰显于公共卫生治理。首先,建立中西医结合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控体系。其次,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慢病共同防控”的有效防治理念,建立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控体系。第三,发挥中医治未病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构建中国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从健康中国需求方面分析探讨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王松灵院士建议,应分期分批加快实施一体化临床医学博士培养体系,形成以推进医学院校规范化建设的系统工作机制;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探索复合型高水平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学位机制;尽快建立高水平高层次的双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
主题研讨环节,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贺晓慧,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建辉,北京妇产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阴赪宏,山西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钟云波分别就各自领域展开深入研讨,为聚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思想力量。
党建创新峰会:党的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10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重大成就,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
在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党建创新峰会上,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作主题演讲。他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关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夏文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辛向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洪向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在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唐任伍等与会嘉宾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的建设方面形成的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任务进行交流研讨,会议成果丰硕。
典型经验交流会:中国式现代化与实践创新
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典型经验交流会是每届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邀请知名专家与实践一线工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视角碰撞思想。在典型经验交流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副主席兼秘书长、研究员庞井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贾玉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许正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二级巡视员、研究员张俊伟,几何科技董事长陈良程等就“中国式现代化与实践创新”研讨主题展开线上对话交流。
本届年会上部分课题调研组专家与典型案例单位负责人通过笔谈文章、视频发言的方式参与交流,分享治理创新实践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
创刊30周年座谈会:更好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与智库型全媒体建设
人民论坛创刊于1992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二十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寄语,殷切期望人民论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鼓与呼”。30年来,在党中央的关心关怀下,在人民日报社历届编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人民论坛全体员工埋头苦干、艰辛付出,人民论坛已由一本杂志发展成为期刊集群、网络新媒体、人民智库等构成的全媒体、智库型理论研究和宣传平台,迈上了建设全媒体智库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线上交流环节,学习时报社社长许宝健,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小标,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常务副主编、教授刘曙光,光明日报理论部主编、高级编辑曹建文等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与智库型全媒体建设”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充分交流,取得了积极成果。部分嘉宾代表通过书面发言、视频发言方式对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表达祝贺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与会领导与专家希望人民论坛在创刊30周年的新起点上,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更大思想能量、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人民论坛负责人表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融合、新闻媒介和智库职能相融合、内容优化和市场开拓相融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融合,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取得丰硕成果,获得与会嘉宾高度评价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与会嘉宾表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立足我国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实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政产学研各界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人士线上线下相聚一堂,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不同领域、各自角度深入解读、交流成果,发表高见、深化认识,畅谈体会、凝聚共识,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很有分量,成果丰硕。
“国家治理高峰论坛”是在人民日报社编委会指导与支持下,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品牌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8届,形成了年会、专题研讨会及主题峰会等多层次的论坛活动形式,每场会议均围绕中央和基层高度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前沿现实问题设置议题,官产学研各界齐聚一堂、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权威平台,影响广泛。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国际在线、中国网等20余家媒体记者线上参与本次论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