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杨新年创业记:从百万富翁到“千万负翁”再到东山再起

导读: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杨新年创业记:从百万富翁到“千万负翁”再到东山再起"分享给大家!

  编者按: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也正是因为亿万奋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国。十年,致敬每一个奋斗的你。让我们一起,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齐齐哈尔新闻网乌兰察布11月23日电 题:杨新年创业记:从百万富翁到“千万负翁”再到东山再起

  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张林虎

  “我已经在谷底了,怎么走都是向上。”谈及背负4000余万的外债、在47岁时再创业的初衷,杨新年如是说道。

  个子不高,话语不多……在熟悉的人眼里,杨新年是个有本事的人,也是个爱折腾的人。

  种过地、打过工、做过买卖……新千年伊始,杨新年背井离乡,从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来到呼和浩特,凭借着对商机的敏锐嗅觉,他承包了一家砖厂,得益于当时火爆的楼市,让他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1年,就在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杨新年却选择回家乡创业。

  “外面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家。”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杨新年,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

  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的四子王旗,素有“神舟家园”的美誉,与此同时,这里还是“中国薯都”乌兰察布的马铃薯主产区,而杨新年也将目标锁定在马铃薯种植上。

  承包土地、购置农机、打井上水……杨新年不仅把赚到的400余万全部投入进去,还向银行贷款500余万。

  “第一年承包了4000亩地,收益不错,之后几年我又追加投入,土地扩大到8000亩。”2011年至2015年,杨新年不仅赚得盆满钵满,每年还能带动周边300余位村民就近务工,人均增收1.5万元。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2016年,因使用了劣质钾肥,杨新年种植的4000亩马铃薯和4000亩葵花减产均超过一半,直接亏损1600余万。之后两年,他改种黄芪,又亏损2700余万。

  从百万富翁到负债4000余万,这让杨新年的人生陷入了低谷。为了还债,他把多处房产低价处理,但仍是杯水车薪。

  如此昂贵的“学费”也让杨新年意识到,做事业不能光靠着一股热情,还需要潜心学习,跟上时代潮流。

  2017年,杨新年偶然结识了一名澳籍华人。彼时,对方正在内蒙古寻找微生物肥料合作方。

  时年47岁的杨新年决定再拼一把。让他充满信心的是,经过多年在农田里摸爬滚打,他发现过去不科学地使用化肥导致了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有机质降低、中微量元素失衡、有益微生物菌群缺失等问题,使得土地越来越“瘦”。

  “正因如此,具有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诸多优点的微生物肥料正日益受到关注。”杨新年说。

  四处贷款、筹钱,一个生产微生物肥料的公司在杨新年的咬牙坚持下成立起来。

图为微生物肥料培育车间。 张林虎 摄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杨新年一个下马威。“农户都用惯了传统的复合肥,对于这种微生物肥料根本不认可。”如何打开市场,是他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自己没上过大学,就聘请了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来帮我把好技术关,还在多地开展了试验田。”杨新年说。

  与此同时,杨新年还四处“取经”,从四子王旗农技推广中心到内蒙古农业大学,从乌兰察布农科院到内蒙古农牧业厅,很多与农业有关的单位部门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图为杨新年捐赠微生物肥料现场。 张林虎 摄

  “经过测产,每亩地平均增产16%,证明在马铃薯上施用微生物肥料具有增产作用,并显著提高了商品薯率。”全程参与测产的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索全义说。

  一时间,订单纷至沓来。“有内蒙古各地的,也有东三省的,还有新疆、贵州的。”杨新年说。

  市场打开后,杨新年一边尝还债务,一边助农,他连续两年向贫困地区捐赠了总价值超过千万的微生物肥料。

图为杨新年(左一)为农户送去微生物肥料。 张林虎 摄

  谈及未来,杨新年认为,微生物肥料产业要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需求,技术创新跨越是关键。“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我认为前景和‘钱景’都不会差。”如今,年过半百的杨新年仍信心十足。(完)

【编辑:唐炜妮】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