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梗再梗”者死亡风险大增 专家:需遵嘱用药、定期监测

导读: ”霍勇教授提醒:“遵循医嘱用药、坚持随访、定期检测对于心梗患者防止复发是十分重要的。霍勇教授表示,高龄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还有长期抽烟、肥胖、精神易紧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一梗再梗”者死亡风险大增 专家:需遵嘱用药、定期监测"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11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今年11月20日是第九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主席、亚洲心脏协会主席、心内科专家霍勇教授2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临床上很多患者会复发心梗,患者一梗再梗的情况并不少见。

  相关研究显示,心梗一旦复发不仅病情更重,其死亡风险也会更高。再梗患者的1年死亡率升高超25倍,且第一年再梗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在同年死亡。再梗的高发与危害无疑对心梗防治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我们都需要重视预防、减少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霍勇教授提醒:“遵循医嘱用药、坚持随访、定期检测对于心梗患者防止复发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的临床专家,霍勇教授表示:“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得过心梗的患者易复发。心梗患者和无心梗病史的人群相比,前者在一年内再发几率是后者的10倍以上。”《中国心血管健康疾病报告2021概要》中指出,不仅要减少发病人数,增加救治能力,同时也需要降低心血管病存活患者的复发和再住院风险。

  心梗复发与患者的血管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年纪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有吸烟史的这类心梗高危人群的血管往往狭窄,其血管内的不稳定斑块一旦破裂,人体内的凝血机制便会被触发,而血小板的聚集则会加剧血管堵塞。而介入手术只能帮助疏通堵塞处,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降低血栓再次形成的风险。有些心梗患者认为自己已经出院,甚至装过支架、做过搭桥,血管堵塞的问题就彻底解决,没有后顾之忧,就没必要天天吃药。而这恰恰是出院患者容易心梗复发的一大误区。

  他说,过去几十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急剧上升,每年死于心梗的患者超200万,有近77%的心梗患者是发生在家里。心梗发生后,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就成为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

  霍勇教授强调,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就是提倡公众要牢记两个“120”。首先是患者或者目击者在症状发作时要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医。“与普通的胸前疼痛不同,心梗患者往往有持续性的压迫感、窒息感乃至濒死感。每个得过心肌梗死的人都不会忘记那种感觉”。他说,第二个就是要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窗。霍勇教授解释:“患者一旦心梗发作,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目前的临床研究大多表明,如果能够在120分钟内得到治疗,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心梗患者的预后会大大改善。

  霍勇教授表示,高龄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还有长期抽烟、肥胖、精神易紧张人群等都是心梗的高危发病人群。“此外心梗发作还与气温骤降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非采暖季节,一旦气温骤降3至5摄氏度以上,急性心梗的发生率也会上升。”霍勇教授补充道。

  “心梗患者出院后做好预防工作十分关键。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三高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同时要坚持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的形成。有高血脂症的心梗患者也需长期使用降脂药物,让血液中的斑块稳定乃至逆转消退。有心梗病史患者也需要注意控制心率,以免心率过快导致的血流量过快或过大伤害到心肌血管。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高度注意血糖的管理,避免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霍勇教授提醒。“尽管心梗严重致命,但心梗并不可怕,早期救治可以有效挽救生命。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国内胸痛中心'三全模式'实现了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体系建设,将心梗的救治和预防进行了有效结合,并取得显著成绩。以天津市为例,其全市的心肌梗死死亡率也下降了接近70%。这些成绩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包括公众、医疗机构的通力协作。”霍勇教授总结道。(完)

【编辑:宫宏宇】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