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吃火锅 这么多年来我们反而粗糙了?

导读: 古人怎样吃火锅 这么多年来我们反而粗糙了? 先说一个之前网上流行的段子: 某人穿越到先秦 客官里面请,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呢? 来碗西红柿鸡蛋面! 抱歉西红柿美洲原产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古人怎样吃火锅 这么多年来我们反而粗糙了?"分享给大家!

  

火锅,在古时候被叫做“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关于火锅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有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还有说是火锅始于西汉。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后者,西汉时期的火锅。

说到这个火锅的起源与历史,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人物,海昏侯刘贺。刘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汉武帝刘彻之孙,继位27天,干了1127件坏事,平均每天干了40多件坏事,后被废黜。史称汉废帝,再后来被汉宣帝封为“海昏侯”。在2011年的海昏侯墓的发掘中,就发现了这么一个“火锅”。这是一件精美的青铜三足器,上面是一个精雕细琢的铜锅,下面悬吊了一个炭盆,还有出风口,甚至容器内部还有板栗的残留物。当时能用得上青铜器皿的都是非富即贵,现在对比我们当代人吃的火锅这也是不遑多让,由此可见这个海昏侯刘贺被废黜之后生活依然有滋有味,对于食物还是颇为讲究,也是一个喜欢吃火锅的吃货,连死后都要把火锅带下去。

海昏侯墓出土的火锅

西汉出土的陵墓之中除了海昏侯墓中出土了火锅,还有一个亲王的墓穴中也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火锅。刘非,汉武帝的哥哥,一生由于对帝位没有野心所以也是活得轻松自在。在他的墓穴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种类似于现在的九宫格火锅的器具——分格鼎,中间是一圆格,四周四个小格,总共五格,和当今的火锅几乎没有区别。

刘非墓出土的分格鼎

不过在出土的火锅旁边发现的两个染器才是最大的意外。这个染器是什么?染器其实就是蘸料的小火锅,类似于我们今天去火锅店吃火锅时用的放酱料的小碟子。这个蘸料放在青铜容器里面,下面还有一个架子,使用的时候会点上火,把蘸料加热了,汉朝在北方的关中比较冷,所以权贵们吃火锅也会把蘸料加热的。蘸料的过程古时叫染,所以叫染器。这个可就讲究了!想想先进他们两千年的我们,吃火锅的时候随便搞个小碗碟就蘸着火锅吃了,和古时的人们相比反而倒是粗糙了不少。

讲究的染器

关于火锅的起源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也是西汉时期。话说汉宣帝刘询执掌天下的时候,汉王朝和匈奴的关系已经日益缓和,这时候匈奴向汉王朝示好,提议放还汉朝使节苏武。苏武何许人也?乃是汉武帝时期被派遣匈奴的使者,后被匈奴扣押在北方苦寒之地(今天的贝加尔湖,当时叫北海)牧羊几十年而不得归汉,乃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人。而汉宣帝刘询是刘彻的曾孙子,当时的苏武已经快八十岁了可依然精神矍铄、红光满面,所以回朝后宣帝非常好奇,怎么能在如此苦寒之地还能活得如此长久而且健康,苏武告诉他,我吃的最多的就是羊肉炖锅然后就成这样了。毕竟“苏武牧羊”的典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所以吃这个炖羊肉还是比较简单的,依据此,汉宣帝发明了砂锅炖羊肉,也叫“苏武汤”,后来民间又补充了很多东西,一些药膳,调味品等等,也就形成了最早的羊肉火锅。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