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把孩子带向大自然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食育把孩子带向大自然"分享给大家!
近几年,自然教育的理念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让孩子们回归自然的重要性。然而,自然教育不能单单以求天性的尊重和释放为目的,更要思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相互互动等,即自然教育理应包括“与自然合一”的教育。将幼儿食育置于自然教育的背景下,其意旨正在于此。从“与自然合一”的视角出发,幼儿的饮食问题就不仅仅是健康的问题,更是关乎幼儿如何融入自然,形成良好的生态观,以及如何回归生命最本真的健康,形成良好的生命观的大问题。
创新食物课堂
良好、科学的班级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观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态观。在自然教育的背景下,可以创设更多的食物课堂,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拥有关于食物的正确知识。总结起来,主要可以创设以下三种课堂。
一是知识类课堂。将关于食物的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班内课堂,如“蔬菜种子小景观”“豆子一家”“果子大集合”等,教师要耐心地加以讲解,并精心准备实物,供孩子们观看和学习,同时注重引导孩子们了解果蔬、家常菜等背后的自然故事,指出它们是如何种下去、长成苗和开花结果的,人又是食用了哪一部分,接受了大自然怎样的生命馈赠等,从而让孩子们从小就拥有正确的食物观和生态观。
二是技能类课堂。让孩子们对所教食物有深刻的认识,需要开设更多的技能性课堂,如“快乐小厨房”“食品DIY”“我是小厨神”等,孩子们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了解食物的加工过程,理解食品来之不易。又如创设“农家小院”“我跟农民叔叔学种菜”等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会果蔬种植的过程、亲自浇水灌溉施肥,通过辛勤的劳动深刻了解食物与大自然深层的生态关系,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态观。
三是创意类课堂。孩子们生性活泼、不受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拥有奇特的想象力,这和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相同。通过创意课堂“果蔬品设计大赛”“我爱果蔬的色彩”等设计、绘画活动,充分建立孩子与自然的连结,从小培养孩子们高尚的食物观。创意类课堂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食物美好印象伴随一生,知道食物不仅是供食用、填饱肚子的日常物品,更是生命不可离弃、不可小视的一部分。
营造食育氛围
要让孩子们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健康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单靠教师的力量并不足够,必须是教师、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协作,形成尊重自然、为自然而行动的良好氛围。
一是班级教师为孩子们营造绿色空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班级教师自主创设的“果蔬走廊”“幼儿园小菜园”等专属空间,以及通过植入绿色食物标识、符号等,让孩子们的周遭充满绿色,以此营造尊重食物、尊重大自然的融洽空间。在软件的建设方面,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对于浪费食物、不尊重大自然馈赠的行为的相关处罚,同样也有利于对于绿色食育空间的营造,同样也值得提倡。
二是家庭氛围的营造。家长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会对尊重绿色食品、为自然而行动等做法引起高度的重视,幼儿园要注重对于家长的引导和说服。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家规、培养家风等方式培育氛围;班级教师可以组织“果蔬知识家庭竞赛”“最美果蔬技能大赛”等,让家长也参与其中,转变观念,从而达到间接给予孩子优质食育的目的。
三是在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进行食育。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许多“自然主义”思想的精华,比如二十四节气相应的饮食风俗。班级教师依据节气制定的相关食谱,可以起到普及相关知识的作用,同时在相应的节气创设相关的活动,如“制作小海报”“写板书”“朗诵古诗词”“节气小故事”等,也可以营造依循自然、尊重自然的良好氛围。
通往食物背后的世界
为了让孩子们与自然保持足够大的接触面,班级教师应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的自然资源,或是通过旅游组织、采摘、参观等方式,以接触最原始的大自然。班级教师可以利用春、秋游,组织踏青、摘草莓、菜园种植等活动,在大自然中让孩子们接触食物、了解食物,将课堂放在自然中,这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同时班级教师还可以组织亲子旅游或者野外家庭小比赛,常态化地设置“亲子蔬果之旅”“小菜园之行”“拔萝卜比赛”“收玉米比赛”等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以此不仅给予孩子们以教育,也间接帮助孩子们的家庭塑造良好的食育氛围。
近本源而居者,断难流离;近自然之本源者,活力充沛。食育不仅能促进孩子们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促进孩子们身体健康的成长,而且也能够促使孩子们心灵的成长。在自然教育的背景下去看待食育问题,可以拥有更深的内涵。通过食育而养成的正确的生态观和生命观,在幼儿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19年01月20日第2版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