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整理,和秩序敏感孩子相处的求生指南

导读: 下午可可班主任Jessica给我发消息说有事情跟我讲,我心里一惊,因为每次老师不到放学就要提前给你说一些事情,那一般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或者和小朋友有比较严重的冲突了。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吐血整理,和秩序敏感孩子相处的求生指南"分享给大家!

图:MINNE

本文由:可可的粽子妈(ID:kkdzzm)

下午可可班主任Jessica给我发消息说有事情跟我讲,我心里一惊,因为每次老师不到放学就要提前给你说一些事情,那一般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或者和小朋友有比较严重的冲突了。

果真,这次可可因为“多管闲事儿”被班上小朋友咬了。

起因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可可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在玩勺子,他觉得语言提醒没有效果(老师说因为这个小朋友比较小,很多次语言提醒确实是没效果),可可就直接去抓小朋友的衣服和头发,试图这样阻止他。然后小朋友自卫反击就把他手咬了,当时去处理了手上的伤,没有出血,但是有牙印和红肿。

可可因为类似这样的“多管闲事”和小朋友起冲突已经很多次了,我第一次听到这种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好意思,心里默念:这孩子怎么和居委会大妈一样?姥姥的反应也是:这孩子怎么这么爱多管闲事而啊,闲事儿主任吗?

当时听到这句话我还美滋滋的,觉得:哎呀,当众被夸奖了呢,开心开心。结果今天可可就用实际行动向我说明了:孩子秩序感强,对大人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那么美好的事情。

老师今天和我语音的时候也说,因为可可秩序感很强,所以他看到规则被破坏的时候就会很难受。

秩序敏感期严格来说,从孩子一岁左右就开始出现苗头,三四岁的时候表现最突出,六岁以后慢慢平稳(老父亲老母亲们都先有点心理准备,这可不是几个月就能过去的事)。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最典型特点就俩:

1. 有很多规则(有的你能理解,有的你理解不了)。

2. 一旦规则被破坏,瞬间暴怒(根本不可能哄好的那种)。

拿可可来举例子,他在两岁多的时候阶段性的执着于按电梯,两岁多的霍比特人,非要自己按电梯,那就意味着我们要把他托举起来,他认我们家楼层还要认半天,没人的时候,不着急的时候还好,就随他了。但凡我们因为着急,或者忘了,或者是邻居和我们一起上楼帮我们按了电梯,那就完蛋了。

他能从一楼一直嚎叫大哭到七楼,然后我们要再下楼,重新让他自己按楼层,就秒开心了。哄好什么的,反正在我们这儿成功率为零,不按他的规矩来,就哭死给你看,强行抱回家也不是没试过,失败了,像人贩子抢孩子一样,都怕他挣扎的吐出来。

我妈一直形容可可这个性格是绝对当不了叛徒的那种。

还有的孩子会追求“完美”,比如饼干碎了我不吃,缺一个角的都不行,看到任何的不完美都会让他们抓狂,愤怒,伤心欲绝。(你家孩子的各种奇葩规则也强烈欢迎大家留言给我,育儿过程中比惨,是最能让我们获得心灵慰藉的了)

如果你问一个家长:“你想不想有一个特别有秩序感的孩子啊?”他肯定说想,但这个“想”是建立在我们对儿童秩序感表现方式的幻想上的。我们脑袋里幻想的有秩序感的孩子是:衣服叠的整整齐齐,玩具、绘本玩完都自动归位,到点就自动要求刷牙洗脸睡觉,吃饭老老实实坐着,睡觉放首歌就行了的那种。

再次安利大家去看美剧《小谢尔顿》,那就是一个秩序感爆棚的孩子,同时小谢尔顿也有很多“怪癖”。我们只想要好的那部分,而不想接受“怪癖”的那部分,这是不可能的,醒醒吧。

而对于六岁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和成年人比,几乎没什么社会性,也就是说他们不懂社会规范,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规则对他们来说会觉得:为什么要这样?

他们的规则并不是你想让他有的那些规则,而是孩子生命自发的。毕竟谁也不会教孩子:饼干一定要吃完整的,这种“奇葩”规则。他们的规则,更像是一种“秩序感”,是天然的要去追求去做有秩序的事情,这样会让他们觉得平静和安全。

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个像特蕾莎修女一样无时无刻心中都充满爱的人(神仙),那就劝你多读书,多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知识会使我们对孩子更宽容。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是在发展一种对于他们未来来讲很重要的能力,而不是在“发神经”。

如何和秩序敏感的孩子们相处呢?老父亲老母亲们的求生指南来啦:

01

尽你所能的允许孩子遵守和维护他的规则

他要重新下楼就允许他重新下楼,他定的规矩,只要不危害人身安全就请全家人一起遵守,即使大人不能遵守也要允许孩子自己按这个来做。

02

当实在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时候

请理解和安抚他,不要责骂他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崩溃起来爆发力是巨大的,很容易就带着家长一起崩溃了。但我们既然是成年人,就有责任和义务给孩子当一个足够好的容器,去包容和理解以及帮助他消化那些情绪。责骂对于孩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其实不要说两三岁的孩子了,有很多成年人的秩序感都很差,回家以后衣服乱丢,鞋子乱放,做事情没规划,deadline就是第一生产力,不被催促就不干活,重度拖延癌患者等等。

成年人也不是生来就如此的,可以推测我们自己在小时候处在秩序敏感期时就没有好好地度过。

怎么样才算好好度过呢?

就是尽量满足和尊重孩子的秩序,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秩序感保持的前提下,逐渐增加社会化的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通情达理了。

编辑:白杨

父亲 母亲 头发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