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红薯、两个鸡蛋,早餐松饼,又快又软绵,比蛋糕还好吃!

导读: 自从家里囤了一堆六鳌红蜜薯后,除了煮饭加入红薯和烤红薯外,我还喜欢折腾折腾红薯的其他美食。前几天做的红薯拉丝饼很受亲们欢迎,今天再来分享一个奶香红薯小松饼。这个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一根红薯、两个鸡蛋,早餐松饼,又快又软绵,比蛋糕还好吃!"分享给大家!

关山远

在中国文化中"师生关系很特殊"正好读明史时读到张居正与老师和学生的故事:他的一生恩师顾璘"他的得意门生于慎行"两个故事"均非寻常"不由思考一个话题:

何为良师?何为高徒?

先说顾璘的故事。

顾璘是江苏吴县人"从小就是著名的才子"也是个有性格的才子"21岁中了进士"开始进入仕途"当河南开封知府(从四品)时"得罪了大太监刘瑾的亲信、镇守河南的权阉廖堂"给打入锦衣卫狱。看过电影《绣春刀》的都知道"锦衣卫狱是个很可怕的地方"但顾璘确实清白"出狱后"贬为从五品的广西全州知州。但牛人总是不怕挫折"顾璘最后做到了正二品的南京刑部尚书。一个历经世态炎凉、人生经验丰富的沧桑男子。

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顾璘任从二品的湖广(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和河南小部分)巡抚"遇到了一个比他更牛的才子。

这个才子时年13岁"从小就有“神童”美誉"他在前一年通过童试"考取了秀才"这次来参加乡试考举人。以他的才华"“中举”是轻而易举的事。在明清两代"“中举”可了不得"意味着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起初人人都瞧不起范进"但他一旦中举"亲戚邻里包括他那个势利的岳父"都去奉承他。

顾璘见到这位神童"欣喜若狂"但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不让他中举。

这个神童"就是张居正"日后他成为有明一代最牛的人之一。张居正"1525年生于江陵县(今属湖北荆州)"时人又称之“张江陵”。朱东润在《张居正大传》中写道:“这时居正的声名"在湖广已经很大"所以主考给他临时的口试"和平常的形式不同。单凭居正的年龄和声名"原有中举的希望。但是因为湖广巡抚顾璘底主张"这次却没有成功。”顾璘是怎么考虑的?《张居正大传》中说:

“他认为十三岁的孩子就中举人"以后便会自满"反而把上进的志愿打消"这是对于居正的不利"因此主张趁此给他一些挫折"使他更能奋发。他和监试的冯御史说:"张居正是一个大才"早些发达"原没有什么不可"不过最好还让他迟几年"等到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更没有限量。这是御史的事"一切请你斟酌罢。"这次居正的考卷"很得湖广按察佥事陈束的欣赏。陈束极力主张录取"但是监试御史想起顾璘的吩咐"竭力拒绝"居正竟没有录取……”

神童张居正的少年中举之路"就这么给切断了。三年之后"他16岁"再次参加乡试"顺利中举了。恰好此时顾璘正在安陆督工"张居正到安陆去拜见他"顾璘很高兴"有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把自己腰间围着的犀带脱下来"赠给张居正。中国古代官员穿的衣服、束的腰带"根据官阶品位"有着严格限定。在明代"一品玉"二品犀"对于16岁的张居正来说"这是珍贵的赠品"更珍贵的"是顾璘的赠言:

“上次你本来就可以中举"因为我的原因"耽误了你三年"这是我的错"但是"我希望你要有远大的抱负"要做伊尹"要做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年少成名的秀才。”

伊尹是商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曾辅助商汤灭夏朝;颜渊即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终生未做官"但后人对其品德推崇有加"被后世尊为“复圣”。顾璘对张居正的期望"是他成为一个“伊尹+颜回”式的伟人"既能建功立业"又有高深学问和高尚品德。

顾璘留张居正吃饭"还把自己的儿子叫出来"告诉儿子:这个是荆州张秀才"“他年当枢要"汝可往见之"必念其为故人子也。”

他的预言很准确。但这位经历过官场大风大浪的高级官员欢喜之余"仍然有些隐忧:张居正16岁中举"还是太早了点……

再说于慎行的故事。

于慎行是山东东阿人"从小就是个又聪明又勤奋的孩子"17岁便考中举人(比张居正晚一年)。他的性格中也充分具备山东人的执拗与实诚之特征"中举后"主考官对他特别青睐"就提议:在鹿鸣宴(类似于今天高考发榜后的谢师宴"但更有仪式感)上"为你举行冠礼(即成人之礼)!何等锦上添花的美事。但于慎行说:冠礼乃人生大事"需要父亲知晓并同意"他不知道此事"所以"谢谢了。

20多岁的时候"于慎行就成为皇帝的讲官(这个职务一般由胡子一大把的资深学者担任)"有一天"皇帝拿出宫中珍藏的历代字画"让讲官们在上面题诗。于慎行的字写得一般"他就作好诗"口述后请同事代写。皇帝一看"这诗好"字也好。于慎行如实回答。皇帝很欣赏他的诚实"题写了四个大字“责难陈善”赠他"意在鼓励这位年轻官员平时多给皇帝指出缺点提出建议。

于慎行字“无垢”"一生道德人品"都在追求无垢的境界。这方面"充分体现在他如何处理跟恩师张居正的关系。

万历初年"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时"皇帝年仅10岁"大小事均由张居正做主。因此"张居正一度成为大明朝最有权力的第一人"他得以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拯救大明于危难中"实现了“中兴”。但权力太大"并不是件好事"张居正变得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也为自己死后遭受清算、差点被开棺鞭尸埋下了祸根。这段大起大落过山车般的历史"正是典型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之命运悲剧"也是对人性最好的检验。

于慎行是张居正最欣赏的学生"但他无疑也是“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的典型。

张居正专横"引发反弹。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专恣不法"结果被下狱谪戍。朝中官员都害怕张居正之势"不敢再见刘台。于慎行不管这些"亲自登门看望刘台。张居正倒不是心胸狭隘之人"这事忍了。

但首辅大人忍无可忍的事来了:他的父亲去世"按明朝规矩"官员此时必须尊制守丧"所谓“丁忧”"但张居正正在权力巅峰"怎舍得辞职放下一切回江陵老家待上两年多时间?但如果不辞职回乡"又有违孝道"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怎么办?张居正熟悉律令"就指使门生提出“夺情”"即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本应丁忧的人为官。皇帝批准了这份“夺情”的申请"结果举朝大哗"不少大臣纷纷上书"要求皇帝收回成命"酿成了著名的“夺情事件”。

张居正很恼火"以粗暴手段来对待反对的官员"但他发现:自己的得意门生"于慎行"也是强烈反对者之一"张居正怒了。一时下朝的时候"张居正截住于慎行"劈头就责问:“子吾所厚"亦为此也?”(见《明史于慎行传》)"意思是:你是我的学生"我历来待你不薄"你为何也要跟着那群人胡闹来为难我?于慎行从容答道:“正以公最厚故耳。”正是因为您对我好"我才会这样。

沉溺于权力欲望之中不能自拔的张居正"哪里会细细琢磨学生的心里话?暴怒之中"拂袖而去。

张居正死后"赠上柱国"谥文忠"在过世前十天"还被加封为“太师”"为有明一代唯一一位在生前受封此职之人。但风云突变"张居正迅速被污名化"张家被抄家"张氏一族"从天堂跌落地狱"时人避之不及"但此时于慎行又挺身而出"冒着触发皇帝雷霆之怒的风险"为张居正鸣不平"他写信给平素与张居正有私怨、此次奉命如狼似虎般前往江陵查办此案的侍郎丘橓"“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请丘橓念及张居正80多岁的母亲和尚未成年的幼子"不要过于苛厉"给他们留下活命的机会。

在于慎行带头的努力下"皇帝让步了。张居正没有沦落到死后被鞭尸的惨境"他的家人"也没有被赶尽杀绝。

在今天"再读顾璘与张居正、于慎行与张居正的故事"深切感受到:为他人着想"不仅需要善良"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中国古代强调“天地君亲师”"师生之情"是古人在血缘与婚姻之外最为看重的亲密关系"尤其在古代官场"师或生"皆是极其重要的人脉资源。我们能在史书中"读到师生互相利用甚至狼狈为奸"读到师生恩断义绝甚至反目成仇"但也能够读到师生肝胆相照、同舟共济"还能读到像顾璘对于张居正这般苦心孤诣"读到于慎行对于张居正这般真心实意。

何谓“苦心孤诣”?顾璘不是去打造一个神童的神话"不是去炮制一个“13岁中举”的传奇"而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来为大明朝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才。所谓“少年不能顺"中年不能闲”"顾璘是一个人生经验极其丰富的过来人"太了解“伤仲永”的悲剧故事"在开国气象不再、时局岌岌可危的当下"急需用人。他不愿意看到一个天资过人的栋梁之材"因少年得志而浮躁傲娇"因得意忘形而放弃磨砺"最后沦落为唐伯虎那样的风流之辈"空有一身才华"却最终在勾栏瓦肆、醇酒妇人中消磨一生。

顾璘初遇张居正"正是后者冉冉上升、光环耀眼之际"顾璘毅然决定让他晚三年再中举"打磨一下他的锋芒"销蚀一下他的自得"阻挠一下他的顺境。对少年张居正而言"这是弥足珍贵的一课:毕竟"人生多坎坷"一个人"实质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何况在大明朝云谲波诡、凶险重重的官场"如果对人生顺境充满不现实的期待"缺乏千锤百炼、咬牙坚持的心理预期"那会死得很惨。顾璘此举"还告诉张居正:一个人"不是光有才华就行的"要坚强自律"内省不足"方能披荆斩棘"坚强前行。

从常人的理解"顾璘此举"很可能是吃力不讨好"并不一定为当事人理解"甚至误解:谆谆教导不就行了么?何必取消人家中举资格呢。但这恰恰是顾璘的苦心孤诣"一个杰出的人生规划师。好在"张居正毕竟是张居正"他得知实情后"感动不已"许多年后"他身居高位"更能理解顾璘的苦心:“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让心感公之知"恩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何谓“真心实意”?于慎行坚持在任何场合"都讲真话。讲真话"特别不容易"甚至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张居正权倾天下时"因为“夺情”一事"于慎行讲了真话"无疑让张居正大为恼怒"以师生之谊逼问于慎行"但于慎行的逻辑是:正因为你是我的恩师"正因为你平素厚待我"所以"我必须要提醒你"此刻舆情汹汹"你若看不清形势"一意孤行"会让自己失去民心。遗憾的是"此时的张居正"已经被权力麻醉"不再是站在顾璘面前、一番话后热泪盈眶的16岁少年了。

张居正死后惨遭清算"完全出于皇帝旨意"谁都能看清楚风向"下面执行者"手段愈残酷"愈能显示自己忠君"比如荆州江陵地方官"早几年在张居正回乡时"长跪迎接"恨不能变成孙子"如今听说皇上要抄张居正的家"京城抄家的人还没来"他们就先动手了"把张府老幼妇孺关进黑屋"断粮断水"任其自生自灭"等京城的人赶到"打开黑屋"惨不忍睹:已经活活饿死十七口"其中有三名婴儿。京城办案人员更残酷"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不堪严刑逼供"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后自杀:“丘侍郎、任巡按"活阎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何忍陷人如此酷烈!”

丘侍郎就是丘橓"张居正当权时"他不被重用"如今正好找到泄愤机会。相比之下"于慎行的人品"不知比他高了多少。在“夺情”事件中"于慎行因为说真话"也受到张居正打压"但在墙倒众人推、不推不正确的时候"于慎行没有附和"也没有沉默"而是大声疾呼"为张居正鸣不平"为张氏族人求宽恕。因为张居正是他的老师"更因为他坚持自己的逻辑:张居正于大明有大功"虽不符他生前众人吹捧之盛誉"但也没有他死后你们骂的这么差。这个意思"他在给丘橓的《与邱侍郎书》中写得非常明确:

“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实也。”

“皆非情实也!”五个字"真是一针见血!

老师对学生"最看重的是“成长”;学生对老师"最看重的是“回报”。顾璘作为老师帮助张居正成长"于慎行作为学生对张居正的回报"不同寻常"令人感佩"可贵之处"是无私"他们只为张居正着想"没有丝毫个人利益。

这就是良师。这就是高徒。张居正是幸运的。

张居正也是不幸的:他有一个更重要的学生"明神宗朱翊钧。这对师生"堪称失败的老师、失败的学生。

朱翊钧登基时只有10岁"生母李太后属于“虎妈”一类"对他的学习抓得很紧"老师"当然要选最好的"非张居正莫属了。朱翊钧对张居正也非常信任"“而大柄悉以委居正”"对老师也尊礼有加"言必称“元辅张先生”"或“张先生”"从不直呼其名。无论是君臣"还是师生"均是难得的佳话"但为何张居正死后"朱翊钧却差点把张先生给开棺鞭尸了呢?

说来说去"还是师生之谊"在封建皇权之下的变异。作家熊召政在长篇小说《张居正》中曾写过这么一段:

“朱翊钧长吁一口气"叹道""张先生铁面宰相"何等了得"然也——难逃一死。"

“张鲸听出皇上的话中含有几分幸灾乐祸"他揣摩皇上对张居正的感情非常微妙:既敬重又憎恨"既依赖又忌惮。敬重的是张居正作为顾命大臣"十年来把个混乱溃败的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憎恨的是张居正对他要求太严"特别是万历六年的那道《罪己诏》"让他脸面丢尽;依赖的是张居正作为他的师相"十年来不仅事无巨细一一施教于他"而且替他排除所有的艰难险阻"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移山心力;忌惮的是张居正独揽朝纲功高盖主"如今天下官员"都议论他这位太平天子"之所以能够端居廊庙四海威服"就靠着张居正这位铁面宰相……尽管张居正严守臣道"对他礼敬有加"但他在张居正面前"总是小心谨慎"像一个生怕做错事情的小媳妇。处理朝政"他对张居正言听计从"但每签发一道圣旨"他又怅然若失——皆因张居正的票拟"他不敢擅改一字……如今"这位宵衣旰食不苟言笑的宰揆"眼看就要油干灯灭撒手而去"皇上在悲痛之余"有几分幸灾乐祸也是情理中事……”

张居正死了"朱翊钧解脱了"再没人管教他了"他从一个勤奋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懒惰的皇帝"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党争持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而东北"崛起了努尔哈赤。大明朝可谓千疮百孔"却没有张居正这样的强人来力挽狂澜了。明神宗死后仅24年"明朝灭亡。

自古帝师难为。帝师从来只敢教皇帝如何当皇帝"却不敢教皇帝如何做人。因为“君权神授”"皇帝从来就被视为道德模范"何需人教?但恰恰悲剧的是"许多皇帝品德都有问题"品德有问题却君临天下"注定了封建王朝的悲剧。像朱翊钧"品德是大大的有问题"他恨张居正“威权震主”"借清算他来显示自己才是真正掌握权力的人"对人不对事"他任性到凡是张居正赞同的"他都反对;凡是张居正反对的"他都赞同"张居正苦心推进的改革"全部废止……所以"这个有明一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实质上自毁长城"几乎推倒了张居正的一切努力成果"令人扼腕长叹。

朱翊钧品德差"还在于他身为皇帝"拥有天下"居然还是个贪婪的财迷。比如"他强征矿税"是他在位期间的一大硬伤"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朱东润在《张居正大传》中写道:朱翊钧为什么要抄张居正的家"是听了诬告“金宝万计"尽入张府”"“这两句"注定张宅抄家的命运。明朝的法律"抄家只有三条:(一)谋反"(二)叛逆"及(三)奸党。居正的罪状属于哪一条呢?不管他"查抄底诏令下来了。许国说:"无令后世议今日轻人而重货";这才是一针见血之言。”

事后"朱翊钧很郁闷:抄了张家"并没有抄出多少财宝……

轻人而重货——张居正培养了这么一个皇帝学生"确实失败。但这能怪张居正吗?著名学者韦庆远著在《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一书中揭示:张居正要推行改革"不得不集中权力"但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而无所制约"势必要引来皇权的反噬"酿成悲剧"张居正死后的凄惨正好诠释了此点。

历史最终为张居正正名"明神宗朱翊钧死后两年"朝廷给张居正恢复了名誉。《明史》盛赞他为政期间“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梁启超更评价他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

张居正于历史有大贡献"但正如《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书中所言:他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但他同时也存在“失误、失律和失德”。他的光芒"掩盖了“失误、失律和失德”"他听不进于慎行真心实意的劝诫"也没有顾璘式苦心孤诣的点拨。遗憾的是"只有一个顾璘"只有一个于慎行。

自古至今"良师难得"高徒难得。

张居正 皇帝 小说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