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包子别再发面了,教你新做法,皮薄馅大,比发面的好吃10倍!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做包子别再发面了,教你新做法,皮薄馅大,比发面的好吃10倍!"分享给大家!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80期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城市的根,城市魅力的源泉,也是宣城最有竞争力的资源。宣城建城始于战国时期,至今有2300多年,与江苏南京基本同步。两汉至三国孙吴时期,宣城是包括今江苏南京在内苏皖浙毗邻地区5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心;唐代宣城是今皖南及江苏溧阳、溧水和高淳县在内2.8多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心,文武官员争往宣城为宦,诗人墨客争向宣城一游。东汉建武六年(30年),李忠来宣城任丹阳郡太守,“起学校,习礼容”,栖息在今苏南皖南浙北的“越人”始受中原文明的洗礼,宣城可以说是苏南皖南浙北中原文明的启蒙地,徽州文化的源头在宣城。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三国孙吴设立新都郡(古徽州历史上的政区地名)之前,景区全部坐落宣城辖区境内;新都郡设立之后,其位于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境内的景区,直至民国元年(1912),隶属宣城管辖。南朝宋元嘉九年(432),范晔任宣城太守,著就《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南宋乾道二年(1166),宋孝宗赵昚钦定宣城政区地名“宁国府”。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视宣城为“兴王之地”;嘉靖、万历年间崛起的宁国府商帮(又名宣州商帮),与徽州商帮并称“徽宁商帮”。南朝至清末民初,歌咏宣城的诗人二千二百多人、流传下来的诗歌二万二千多首,诗人数与唐代全国有名诗人相差无几,诗歌数量相当于唐王朝流传下来诗歌总数一半左右。
由此可见,苏皖浙毗邻区域城市建设文化高地唯有宣城。可惜的是长期以来,宣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藏闺中。宣城历史文化凝聚了宣城历史各个阶段的精华,是先人留给宣城的宝贵财富,也是今天宣城经济社会发展取之不尽的绿色资源。
汉代丹阳郡疆域古今对照图
宣城建设皖苏浙毗邻区域文化高地的路径:
普及历史文化知识、解决“底气不足”。宣城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很自豪,但内心深处又觉“底气不足”,主要原因是宣城历史文化脉络没有厘清,深厚的文化厚蕴到底有哪些不清楚。例如:清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为何发出“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的感叹;“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依据什么赞誉宣城为“自古诗人地”;清代安徽建省以后为什么会有“南宣北合”的民谣;黄镇将军为敬亭山题名“江南诗山”的依据等等引人注目的问题,多是人云亦云,说不清,道不明。尤其是受自然侵蚀、战争破坏、人为拆除等多种原因,大量极具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均不复存在,寻踪找不到历史遗迹,很难令人信服。
徽州文化之所以成为全国三大“显学”,不仅仅是其有大量的实物载体,主要原因是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宣城文化远离现实、成为“隐学”,不仅是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宣城境内的拉锯战,造成的文化传承断层;主要是宣传不够,许多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坦言对宣城历史知之不多,研究甚少。建议举办不同层次的宣城历史文化系列讲座,将专家学者研究方向引导到对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上来;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游客和市民了解宣城历史的辉煌和今天的发展变化,培养他们关心宣城、热爱宣城的意识。
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发展文化产业服务。目前,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但是,研究者多是本土文史爱好者,出自个人的爱好,没有形成合力,研究成果多是零碎的,缺少系统性,全凭个人兴趣。建议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宣城历史文化基础性研究工作意见》,将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纳入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每年有计划地确定一至两个研究课题,召开权威性、高规格、多层次的宣城历史文化研讨会,全方位地推进宣城历史文化基础性研究工作。
建设历史文化街区,让湮没于历史尘埃的文化遗存“活起来”。全市历史文化资源中,不可移动文物有2392处,其中,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4个门类916个项目,其中,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0个,以及大量的记载在历史文献中不为人知的文化资源。随着宣城城市的迅速发展,外来人口的骤增和城市知名度的提升,许多希望了解宣城历史的外地游客或本地希望增长宣城历史知识的市民,苦恼于找不到一条能够集中了解宣城历史文化的地方。
宛溪河古城区流域,是宣城历史文化核心区集中地。宛溪河东岸的彭泽聚,战国时代就是楚国在江南地区的重要商贸城市,秦汉时期在此设爰陵县,西汉武帝时,在此设丹阳郡,管辖苏浙皖邻毗区域17个县,今天析置为50多个县(市区),疆域面积相当于今安徽省的三分之一。宛溪河西岸的陵阳第一峰,公元325年至公元1912年,始终是东晋、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14个统一或分裂王朝时期地方官府衙门所在地,宣城民间形象地称其为“府山头”。彭泽聚和府山头还曾先后是历史上十个朝代或时期地方一级行政区政府(相当于今天省级政府)驻地。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艺术化”再现,推进古今文化资源融合,将其建设成为展现宣城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领略宣城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记载于史籍文献的文化“走出来”。增强文化的穿透力和影响力,不仅要有传世之作,还得靠强大的传播载体和传播能力。宣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不需要“无中生有”,也不需要“移花接木”,只要将原生态的历史资源蕴含的文化,适当注入现代元素,与现代科技结合,就能让宣城历史文化“活”起来。
“一水一山”是宣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独有资源,也是稀缺资源。“水”为宛溪河,“山”为敬亭山。在宛溪河岸边,建造“苏皖浙毗邻区域中原文化启蒙地”创意产业文化园,全面再现宣城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辉煌。府城镇山—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诗文化是其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及自然风光等是其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自然景观被破坏,人文景观被毁坏的敬亭山,今天人们不仅欣赏不到其昔日的壮观,甚至怀疑历代文人对其的歌咏和赞美。
清乾隆题《宣城鸟瞰图》
打造“敬亭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再现谢脁、李白、黄庭坚、高维岳等文人墨客漫游敬亭山,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拜会大和尚金碧峰,曲艺史上最负盛名的柳敬亭醉卧敬亭山,韩愈敬亭山麓求学,石涛广教寺画画等情形;广教寺、敬亭山神庙、翠云庵、一峰庵、敏应庙等名胜古迹的壮丽景观;敬亭烟雨、硖石吞舟等如梦如幼的自然景观及古人求雨祈祷的宏大场面,让人们内心深处认同敬亭山的“江南诗山”、“南国神山”、宗教名山、“声名齐五岳”的历史地位。
市场化运作,用活用好民营资本。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只有推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精品力作,才能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发掘和利用走向更深层次。从全国来看,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没有同民营资本的介入,难以做强做大,
宣城城区图
我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相对滞后,产业化开发相当薄弱,培育一批有实力、高素质、热衷于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开发利用的企业家群体迫在眉睫。应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有关管理规章,把保护、利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以短期盈利、直接盈利为目标,将全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列入政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开发利用的财政投入,加大开发利用项目的政策支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个性城市、特色城市。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副馆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诗人 文化遗产 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