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不能少的一道家常菜,好吃不腻,保护肠胃,吃得舒服!

导读: 马上就要过年了,新年新气象,在这里小编先祝广大网友们猪年顺利,诸事颇顺。但是即将过年对于胃不好的朋友来说,大鱼大肉会增加胃的负担,正巧碰到小编今天去买了很多蔬菜年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年夜饭不能少的一道家常菜,好吃不腻,保护肠胃,吃得舒服!"分享给大家!

陈骅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43期

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全宋文》第58册收有《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一文,该文是宋代古文大家曾巩应广德军知军事朱寿昌之请,专为广德军所建的鼓角楼而写。文中录有“盖广德居吴之西疆,故障之墟,境大壤沃,食货富穣,人力有余,而狱讼赴诉,财贡输入,以县附宣,道路回阻,众不便利,历世久之。”(1)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唐宋名家文集•曾巩集》,因系曾巩文集,也收录该文,文字与《全宋文》无异。(2)

研读《全宋文•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后,觉得所录“以县附宣,道路回阻”八个字,与曾巩所写原文有出入,也与真实历史出入很大,故提出质疑。

校对古人文字是否有误,最准确的办法莫过于查对原稿、原文。据《全宋文》标注,该文写于熙宁元年(1068)十二月,距今已900多年。《唐宋名家文集•曾巩集•前言》已说得很清楚:曾巩“史载其‘能书’,却无片纸流传。”(3)故要想查对曾巩的原稿,自是不可能之事。那么,只好寻找与写作年代最相接近的文献记载。

明《永乐大典》存卷中尚收录《桐汭志》的部分内容,所录诗文中即有周必大撰《重修谯门记》,文中写道:“广德为军,名隶江东,实邻浙西,素号乐土。熙宁戊申(元年,1068),守臣朱寿昌大修谯门,紫微南丰曾公为之记。”(4)“南丰曾公为之记”即指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重修谯门记》还写有“侯以予与其世父原伯、先君仲躬,同朝相善也,不远二千里,请记其事。惟南丰古文在前,娄(屡)谢不敢,而请益勤,姑为考众说之异而同识其岁月如此。庆元三年(1197)四月望日记。”(4)

两篇《记》文均写于宋代,一为北宋,一为南宋,写成文章之时间,相距近130年。事之巧合还在于,都是“不远二千里”之遥,邀请名人撰写。故两篇《记》得以流传,应是情理之中之事。清乾隆《广德州志》云:“明嘉靖十三四年间(1534~1535),修《南畿志》时,尚引此志(指《桐汭志》),则其亡失当在《邹志》告成后也。”(5)(《邹志》是指邹守益于嘉靖五年纂写的《广德州志》稿)。嘉靖十五年(1536)《广德州志》在《邹志》基础上正式修成,成为现今留存最早的广德县志。该志收有《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6) 可以推断当是从《桐汭志》转录而来,因此也是最接近于曾巩所写《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的原文。

该《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没有上段引文的“以县附宣,道路回阻”八个字,有的只是“以县附于江南东路” (6)八个字。我们在万历《志》中查到过一篇明代夏思所写《广德重建鼓角楼记》,记的是明初重建鼓角楼事,但文中仍写有“治平间钱公辅、朱寿昌继守是邦,始营新门鼓角楼成。……载在曾南丰记中。”(7) 说明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影响之深。

对《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首作文字改动的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广德州志》,该《志》将《嘉靖志》中“以县附于江南东路”八个字改为“以县附庸,道路回阻”。 改动之一是将“以县附于”改为“以县附庸”,“附庸”何地,未说。其二是删去“江南东”三字,添加“道……回阻”,并用小号字说明 “旧志作以县附于江南东路,无道回阻三字”(8)作补充。小字说明恰好反证了原文写的就是“以县附于江南东路”的事实,还原了文章的真实面貌。添加的“道路回阻”,其所写与实际状况并不相符。若与《全宋文》、《曾巩集》中所录该段文字相对照,表面上只相差一个字,附“庸”被改成了附“宣”,这一字之改,其含义却大相径庭。“附庸”未确指附于何地,尚可解释,而“附宣”则明确将广德军改成属于宣城管辖,这违背了长期以来的历史。清•光绪七年(1881)《广德州志》,基本上全部收录了清•乾隆《广德州志》的内容,惟在文字上作少许删简。

秦代,广德地域与宣城地域均属鄣郡;两汉时期,改为丹阳郡。其后,宣城地域或属扬州,或设为宣城郡,或设为宣州,宋代设为宁国府。广德县于东汉建安八年 (203)建县。公元 979年以前,归属地多次变动,时属丹阳郡、宣城郡,时属扬州义兴郡,还曾以其地设为广梁郡、陈留郡,也曾属过湖州,也属过宣州,同样还以其地设过桃州,又属过昇州江宁府,设过广德制置司,隶属关系变更频繁,只有一部分时间隶属过宣州(宣城郡)。总之,广德地域与宣城地域在行政隶属关系上真有点剪不断理还乱的景象。(9)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后,广德地域与宣城地域在行政隶属关系又是一番局面。《宋史•地理志》载:“江宁府,开宝八年(975),平江南,复为升州节度。天禧二年(1018),升为建康军节度。旧领江南东路兵马钤辖。建炎元年(1127),为帅府。三年,复为建康府,统太平、宣、徽、广德。”“建康府路,统建康府、池、饶、宣、徽、太平州、广德军。绍兴初,复分东西,以建康府、池、饶、徽、宣、信、抚、太平州、广德、建昌军为江南东路。”“宁国府,本宣州宣城郡宁国军节度,乾道二年(1166)以孝宋潜邸升为府,七年(1171)魏惠宪王出镇置长史司马。……县六:宣城、南陵、宁国、旌德、太平、泾。”“广德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四年(979)以宣州广德县为军。……县二:广德,开宝(968—976)末,自江宁府隶宣州;建平,端拱元年(988)以郎步镇为县,来隶。”(10)即:广德设军后,与宁国府(宣城)同属建康府路,后同属江南东路,广德军与宁国府已无隶属关系。

《元史•地理志》载:“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司……宁国路,唐为宣州,又为宣城郡,又升宁国军。宋升宁国府。元至元十四年(1227)升宁国路。……领司一县六。录事司,旧设四厢,元至元十四年(1227) 废四厢创立。县六:宣城、南陵、泾县、宁国、旌德、太平。”“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广德州,唐初以绥安县置桃州,后废州改绥安为广德县,宋为广德军。元至元十四年(1227年)升为路。……领司一县二。录事司,县二:广德、建平。”广德路与宁囯路同样无隶属关系。(11)

《明史•地理志》载:“宁国府,元宁国府属江浙行省。太祖丁酉年(1357)四月曰宁国府。辛丑年(1361)四月曰宣城府。丙午年(1366)正月曰宣州府。吴元年(1367)四月仍曰宁国府,领县六:宣城、南陵、泾、宁国、旌德、太平。”“广德州,元广德路属江浙行省。太祖丙申年(1356)六月曰广兴府。洪武四年(1371)九月曰广德州。十三年(1380)四月以州治广德县,省入直隶京师。”宁国府与广德州,同属南京,府、州间无隶属关系。(12)

《清史稿•地理志》载:“康熙元年,始分建安徽为省治……宁国府,隶徽宁池太广道,明,宁国府属江南。顺治初因之,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隶安徽省……领县六:宣城、宁国、泾、太平、旌德、南陵。”“广德直隶州,隶徽宁池太广道,明初广兴府,置县曰广阳,寻降州直隶江南。顺治初因之,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分隶安徽省……领县一:建平。”宁国府与广德直隶州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13)

“民囯元年(1912),改州为县。三年(1914),划属芜湖道。国民政府成立,直属安徽省政府。二十一年(1932)属宣城首席县长。” (14) 直到1932年,广德县才属宣城首席县长管辖。

可见,北宋建立仅20年,广德设军,行政上就不再隶属宣州。自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至民囯二十一年(1932),长达950多年,广德州(县) 与宁国府(宣州)行政上无隶属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德县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71年3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1980年1月属安徽省芜湖地区。2001年属安徽省宣城市。(9)新中国成立后,广德县与宣城专区也有28年时间,行政上无隶属关系。

近代人编纂校注宋代典籍时,凭借一己之印象,广德县属宣城专区、宣城市,那么,曾巩文中 “以县附于江南东路”八个字也要改为“以县附宣”,才合于他们所想象中的“史实”。 孰不知《全宋文》编校者的这种修改,恰恰违背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以宣州广德县建广德军,属江南东路。熙宁元年(1068年) 建鼓角楼;是年十二月,曾巩撰写《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在历史长河中,手抄原文后佚失,不足为怪。应当说,嘉靖《广德州志》所录《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应是最接近于原文的文献。清乾隆《广德州志》对《鼓角楼记》首作改动,改的并不尽合理,有违作者原意,但未歪曲历史;而《全宋文》和《唐宋名家文集•曾巩集》改成至关重要的一个“宣”字,则既违背历史,也篡改了《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作者的原意。笔者认为,仍应将“以县附宣,道路回阻”加以纠正,还原来“以县附于江南东路”之原貌,才是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应有态度。

注:

(1)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全宋文》第58册卷一二六二,P.165 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

(2)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唐宋名家文集•曾巩集》,P.350曾巩《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

(3) 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唐宋名家文集•曾巩集》,P.4《前言》

(4)《永乐大典方志辑佚》P.1036,周必大《重修谯门记》,该文在《全宋文》第236册卷五一四九,PP.236~237,写为《广德军重修谯门记》

(5)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广德州志》卷首第十二页《广德州属旧志目》,现存广德县档案局

(6)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广德州志》卷十《记》,PP.457~460,现存广德县档案局

(7)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广德州志》卷九,PP.479~484,现存广德县档案局

(8)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广德州志》卷四十四,《艺文志•碑记》,PP.258~2584,现存广德县档案局

(9) 见2013年6月1版《广德县志(1978—2005)》,PP.48~49

(作者系广德中学退休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永乐大典 文化遗产 北宋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