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干小咸菜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萝卜干小咸菜"分享给大家!
常言道,官场如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名利场中,不想落得凄惨下场,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各自的利益,没人会傻到付出自己的真心,即便是那些心怀天下苍生的清官,首先面对的还是要在残酷的现实中活下来。
古往今来每一个王朝都不缺少文韬武略的能臣,尤其是建国初年,跟随开国君主打天下时,能人异士层出不穷,然而很少有人逃过“兔死狗烹”的悲剧,劳苦功高有时候就变成了一种罪过,毕竟任何一个皇帝都是自私的,“孤家寡人”不是白叫的,登上皇位之后出生入死的兄弟变成了臣子,战争积攒下来的信任慢慢变成了猜忌。
为了保全统治地位,一些皇帝在上位以后不择手段清除一切威胁,不只是外敌,还有曾经的战友,一心为国的人未必会有好下场,而腐败堕落、奴颜媚骨的却往往可以颐养天年。
清末大臣穆尔察·铁良虽说是满族子弟,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人,幼年时铁良跟随母亲读书,父亲去世以后,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得十分凄苦,铁良不得已放弃只能读书之路,转而投身军事研究,机缘巧合下进入荣禄幕府,不过只是一个干杂活的苦差事,对此铁良并没有灰心丧气,好歹算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
铁良的心性注定不会这样碌碌无为的过日子,日常生活中铁良本本分分,将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此外经常在荣禄为朝中事务感到烦恼的时候帮他分忧,渐渐赢得了荣禄信任。
清朝末年政局动荡,许多外国势力入侵,让外交事务更加复杂,荣禄也变得日益繁忙,好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铁良经常帮他出谋划策,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铁良就是这样,在荣禄的举荐下,铁良进入兵部任职。
从一个打杂人员摇身一变成了手握实权的兵部侍郎,普通人想都不敢想,要知道铁良根本没有参加过科举,甚至没什么文化,相比之下能担任这个职位对他来说已经足够走运了。
事实证明侍郎这个职位对他来说还是太小了,没过多久朝廷命他赴日考察军事,回来以后任命其为襄办,协助袁世凯操练军队,其实是为了暗中监视袁世凯的一举一动。
光绪三十年,铁良升任户部尚书,奉旨南下考察江南制造总局迁场事务,临走之间街道一封秘旨:“顺道将各该省进出款项,及各司库局所利弊,逐一查明,并行具奏。”可见此时铁良已经成了朝廷心腹。
户部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部长,掌管全国钱饷,能做到这种高位不容易,若说运气的成分也不是没有,但个人努力和实力的成分更是举足轻重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点,会做人。官场上的人首先要会做人,才能做对事。
纵观铁良为官之道做事认认真真,对于腐败现象极为痛恨,同时铁良知道自己的不足,常常向人请教为人处世的方法,对于未知的危险做好防备,最重要的是他对朝廷忠心耿耿。
可以说清朝末年,官场里的年轻一辈没有比铁良更优秀的人,直到袁世凯冒了出来,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何况是两个有思想的人,清廷有意扶持铁良与袁世凯抗衡,铁良上任户部以后,针对北洋军队实行“钩稽精核"”,同时在北洋军中扶持亲信势力。这样铁良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
没过多久清军进行管制改革,铁良上任陆军部大臣,精锐部队全部由他掌管,至此可以袁世凯“平起平坐”,袁世凯自然不甘受打压,联合许多大臣上奏:“若不去铁,新政必有阻挠”,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弄巧成拙,让自己成了“野心家”,成了众多大臣抵制的对象。
处于下风的袁世凯为了自保只好主动交出权力,袁铁之争最终以铁良胜利告终,实际上获胜的是铁良背后的支持者——慈禧太后,朝廷上失去对手的铁良日子并不好过,慈禧、光绪先后去世以后,铁良被摄政王载沣等人联合推倒,被迫前往地方任职。
宣统年间武昌起义爆发,铁良回京成立宗社党,坚决拥护清帝与革命党对抗,袁世凯重新掌权以后,宗社党成员为了自保纷纷退出,铁良开始寻求日本帮助,企图恢复清朝统治,后来还参与张勋复辟的闹剧,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
铁良始终不愿面对清朝灭亡的事实,溥仪成立伪满洲统治时也有铁良的身影,一个人终究不能对抗历史潮流,屡次失败以后,铁良在天津郁郁而亡。
从他的经历也能看出,无论身居多么高的职位,也只是掌权者的棋子罢了,最终还是会被清理出局。
死后墓碑上刻着:“噎娼者以公门墙严峻,妨害其营私;憎恶者以公体性忠纯,不与之朋比。”意思是:我犯了小人。想想铁良一生为了清廷最终还是被抛弃,这种命运也是可悲,虽然与犯小人有关,而他的晚节不保,左右摇摆也是其倒台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宦海升沉录》、《清廷忠臣铁良》】
清朝 武昌起义 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