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纪念堂雕像坐北朝南,这里的蒋介石雕像却坐东朝西,别具深意

导读: 在台北有两个地方对于大陆游客来说有种别样的感情,一个是“国父”纪念馆,一个是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是一栋为纪念前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而兴建的建筑,也是唯一的蒋介石纪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通常纪念堂雕像坐北朝南,这里的蒋介石雕像却坐东朝西,别具深意"分享给大家!

在台北有两个地方对于大陆游客来说有种别样的感情,一个是“国父”纪念馆,一个是中正纪念堂。两个景点都和民国时期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息息相关,一位是孙中山,一位是蒋介石。

中正纪念堂是一栋为纪念前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而兴建的建筑,也是唯一的蒋介石纪念馆。于1976年10月31日破土,1977年11月动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在蒋介石去世正5年的4月5日对外开放。全区250"000平方米,主楼高76米,落成以来即为台北市著名地标之一。

端庄大气的自由广场,尽显中式建筑对称之美。广场的鸽群在天空翱翔盘旋的时候,也恰好对应了匾额上的自由二字。

园区广场除了供民众休憩外,解严之后也成为群众运动的集会地点,许多社会、政治运动皆择此地举办,也常是大型艺文活动的场地;邦交国元首访台欢迎仪式也在此举行。而园区广场的南北侧,另建有国立中正文化中心管理的国家戏剧院和国家音乐厅。

极具中国古典宫殿风格的国家音乐厅与国家戏剧院,沿着中正纪念堂的中轴线两边呈对称分布。

纪念堂建筑格式采天坛之顶、金字塔之体,主体部分为白色大理石墙,蓝瓦金黄琉璃宝顶,以显其升华光耀之意。整座建筑高耸威严、气象万千,体现中国宫殿式建筑之富丽堂皇。全部建筑充满中华文化风格,外表以蓝、白两色为主,象征自由平等之青天白日色调。纪念堂建于三层宽广基础之上,平面用方形,以寓“中正”之意。宝顶为八角形代表著“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形成多个“人”字形" 聚於宝顶,上与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纪念堂的八角顶,与国家戏剧院的抚殿顶,音乐厅的歇山顶,成为三山并立的布局。

走过长长的台阶,来到大堂正厅,中央便是有着深色光泽的蒋介石铜像,他穿着传统汉服的长袍于其上端坐,眉宇间有几分祥和,旁边一直有卫兵驻守。两边一幅长长的对联,联上分别是:“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

根据中国人的习惯,一般纪念堂人物应该坐北朝南,那为什么蒋介石的雕像要坐东朝西呢?

原来,这是蒋介石生前的心愿,坐东朝西,即为面朝大陆。蒋介石生前,几乎每年都要带自己的儿孙们回淅江省的溪口老家去看看。这里,我们可以读出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对家国的惦念。

每到整点进行一次的换班仪式,也成为游客游览的重点之一。卫兵的交接仪式由一个领班带着两个卫兵,他们穿着厚重的皮靴,入场时用脚有力地踏出节奏,走到中央,还要做整套的托枪、舞枪的动作。三人动作整齐,刚劲有力。完成交接仪式后,新换上的两个卫兵又开始下一班的守卫。

卫兵在仪式期间喊了几次,都未听清楚是什么,不过并不影响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那一刻喧嚣的周围立刻安静下来,脑海里浮现出白先勇先生在《台北人》里的最后一篇文章《国葬》,风烛残年的老副官秦义方,赶来灵堂送他的老长官最后一程,顿时满含热泪。

大堂侧有电梯通往下层的展室,在这里看到了另一面的蒋介石。这里展示着蒋公生前用所用物品,比如这辆依旧簇新的车,车身轮胎都具防弹功能。介绍说,蒋公只坐了一次,知道车辆是防弹的以后便说:台湾民众均是我的子民,我相信不会有人会害我(大致意思) 之后就再也没有坐过。

展室内的图文,展示着蒋的一生:少年习文、投笔从戎、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东征陈炯明、联俄联共、接任黄埔军校校长;指挥北伐战争、结束军阀割据、统一中国;领导抗战、指挥中国战区、参加开罗会议;废止不平等条约、收回各租界地;以及退居台湾后,复出执政、军政革新的事迹。

所有的历史都是人书写的,曾经的故事只是一瞬,故事里的人不会平面。因为立场、思维、经历等等,我们只能感觉其中的一鳞半爪。却如镜的另一面,让你看到一个没有看过的背影。这个人不是圣人,然而只要来到这里,就会对他重建一个新的认识,一个在大陆未曾见过的他。

【关于作者】

雪梨酱,多平台签约旅行家、亲子达人/签约摄影师/旅游博主/视频自媒体。

微博:Shirley雪梨酱

公众号:雪梨酱乐游世界

未经许可,所有图文视频均谢绝转载。

约拍、约稿、其他合作麻烦私信联系,谢谢!

台北 剧院 旅游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