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如何抓好数字人才培养机遇期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如何抓好数字人才培养机遇期"分享给大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婉
不久前,我国首批数字经济专业硕士生陆续踏入校园。在谈到选择这一前沿专业的理由时,多名接受采访的新生表示,他们是被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及其就业前景所吸引,对该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
日前,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人才培养”交流活动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指出,国家数据局成立后,在数字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未来愿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培养出一批既掌握数字技术、又懂得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数字化领导者、数字化技术专家和数字化管理人才。
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然而,与其快速发展不匹配的是,数字人才的供给远不及需求的增长。《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估算,当前我国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在数字产业化人才方面,算法研发与开发人才紧缺度最高,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方向需求尤为旺盛。
“当前招聘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可之(宁波)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冠认为,在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的金字塔中,最稀缺的是顶尖的产品经理,其次是优秀的算法研发人才。此外,许多关键而细致的岗位亟待填补,比如能够将复杂模型精准应用于产业场景、实现工程化落地的专业人才,对产业场景的理解深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细分领域中,王冠提到,高效、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处理技能极具价值,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值得有志于该领域的人才重视,“但遗憾的是,许多高学历人才往往对此有所忽视”。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表示,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培养面向未来的数字人才、发展数字教育,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成为教育界、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共同面对的国家战略需求和时代使命。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地加强数字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首经贸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阮敬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该校开设数字经济专业正是精准对接了这一时代需求,构建了“经济基础 数字技术 专业领域 管理科研”的全方位课程体系,旨在培养掌握数字经济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工具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课程比重设置也是常见问题之一,是重“数字”还是“经济”,意见不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翁翕指出,构建数字经济课程体系是一项既需广度又求深度的复杂工程,想达成“既要、又要、还要”各种大拼盘是非常困难的,建议按照重视基础、重视交叉、需求导向理念进行一些授课方式的变革。
新专业建设虽挑战重重,但可以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策略灵活应对。比如,针对无现成教材问题,特色课程采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学材料,基础课程则优选现有的教材或自行编纂。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建军强调,现有的人才标准化工作已不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数字人才标准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业界、标准化机构、评估机构、教育机构以及服务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呼吁推动相关职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多名受访专家指出,高校既要“顶天”,追求科研卓越,不断突破人类认知极限,也要“立地”,重视产业落地,要更紧密联结产业,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
作为首届数字经济学专业硕士生,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谢瑜、戴大为都提出,希望业内知名人士到校交流或有前往企业实习的机会,以便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方向,更有针对性地规划学习路径。
目前,已有不少高校作出有益尝试。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企业家们走进课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300余场,为学生搭建了与业界精英直接对话的桥梁;由本科院校教师、企业界负责人和高职教师等组成的产教融合团队,出品的《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成为热销教材。
“目前在产教融合方面,东部一些省份相对于浙江、广东弱一点,中西部的高校更欠缺一些。”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强调,如何使东西部的产教融合在数字经济浪潮里迎头赶上非常关键。从人才需求层次定位的角度,他还提出一项重要策略: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应巧妙实现高职毕业生与本科生之间的错位竞争,促进人才市场的多元化与和谐发展。
如何将产业界的最新需求与教育资源紧密结合,或是把产业界的资源与教育的需求紧密结合,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王冠认为,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了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企业得以吸纳高素质人才,推动创新发展;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取宝贵的数据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与实践案例;学生获得了直接深入行业前沿的学习与实践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该模式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