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拐点已至?AI眼镜“热”引“冷”思考

导读: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耳机和智能眼镜将成为AI硬件的两个重点领域。”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曾在播客中如是预言。 与传统AR眼镜相比,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行业拐点已至?AI眼镜“热”引“冷”思考"分享给大家!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耳机和智能眼镜将成为AI硬件的两个重点领域。”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曾在播客中如是预言。

与传统AR眼镜相比,AI眼镜离科幻片中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入口更近一步,个性化与智能化体验全面升维。以全球销量已突破100万台的Ray-Ban Meta为例,用户只需一句“Hey Meta”就能与Meta AI互动,完成第一视角拍摄、翻译、通讯娱乐等操作。Orion更是将视场角拓宽至70度,使上述智能体验更具“真实的临场感”。

事实上,继Ray-Ban Meta爆发后,AI眼镜,这一被盖茨寄予厚望的赛道热度近期持续攀升。字节跳动完成收购开放式耳机品牌 Oladance,或为加码AI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布局;Snap发布第五代Spectacles AR眼镜,多模态AI模型的集成让人机交互更智能;Meta AR眼镜Orion终于揭开面纱,首席技术官称其搭载“地球上最先进的AI技术”……AI眼镜的行业拐点真的要来临了么?

场景扩容,剑指千亿市场

诚然,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正赋予AI眼镜更多的可操作空间与全新的生命力。得益于AI、机器视觉等技术的加持,AI眼镜的功能已从简单的人工助手,升级为实时的信息搜集和分析处理工具。同时,其应用场景也从单一的消费级娱乐场景,不断扩展到工作生产等领域,整个市场正处于逐渐起步并升温的发展周期。

针对AI眼镜的应用场景,IDC中国分析师叶青清表示,AR眼镜在消费级市场的应用以影音娱乐、游戏、商务办公为主,在商用市场以文旅体验、教育辅助等场景为主。当AI AR技术成熟后,商用端的应用场景将会进一步拓宽,包括高复杂度和高精密度的工业制造和医疗等行业,在消费侧也会激发商务办公场景的应用需求增长。

随着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容,智能眼镜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雷鸟创新创始人兼CEO李宏伟告诉记者,伴随着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AI大模型的加速推进,以及供应链成本进一步下探,AR眼镜产业正迎来市场爆发前的关键节点。接下来到某个时间点,比如2027年左右,AR眼镜的数量会超过AI眼镜。越过那个时间点后,未来AR眼镜一定会取代无显示的AI眼镜,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贝哲斯智能眼镜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2023年达到394.73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067.78亿元,预测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6%。

而从Ray-Ban Meta到Orion,Meta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更是坚信AI眼镜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他曾公开表示,售价在300美元左右的AI眼镜将成为爆款,可能吸引数千万甚至上亿的消费者。

群雄逐鹿,探索商业化路径

面对广阔的想象空间,国内外众多科技厂商纷纷逐鹿这一赛道。除了Meta,苹果、微软、谷歌等国外企业均瞄准AI眼镜。此外,华为、小米、雷鸟创新等国内企业也在AI眼镜领域持续发力,新动态频传。

近日,雷鸟创新宣布完成B 和B 轮融资,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AI AR技术研发、AR产研制造基地扩建,加速消费级AR眼镜的普及与技术革新。目前雷鸟创新基于RayNeo AI OS打造的大模型语音助手RayNeo AI能够支持多轮自然语言对话、行程规划、便捷百科问答、头脑风暴等多项能力,自功能上线以来,月平均使用时长增长率达429.4%。

但不容忽视的是,为加速AI眼镜商业化落地进程,行业尚需要破解一系列瓶颈。李宏伟坦言,“AI眼镜的底层逻辑是产品升级。过去用户已经接受了传统眼镜这个产品,下一个阶段是让用户在传统眼镜的基础上加一点点东西,比如拍照的能力、AI的功能、音频等。但是产品的核心价值依然是传统眼镜的价值,新增的智能化模块的价值只占到了30%到40%。下一个问题是这个方向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公司来做。”

为回应“底层逻辑”问题,其选择的是科技企业与专业眼镜验配终端的合资模式。在李宏伟看来,AI眼镜首先需确保佩戴舒适与可靠,其次才是一款具备AI功能的智能设备。AI眼镜需针对佩戴体验、光度管理及用户差异进行个性化定制,同时它融合众多电子元器件,镜架与镜片均需优化,这些离不开专业眼镜验配终端。而鉴于眼镜结构紧凑,集成摄像头、麦克风等元件与AI技术,非简单组装,还需科技企业技术支持。

“所以我们选择与博士眼镜成立合资公司,这是合作上最深度的一种模式,我们可以充分调用彼此在AI AR眼镜领域的工程技术能力,专业视光、设计、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展新一代AI眼镜的研发设计、销售、营销与服务等工作,一起去推动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李宏伟说。

叶青清谈到,普通AI眼镜放弃了光学显示模组带来的视觉效果选择了轻重量,在功能上也同样受限,产品功能创新较难突破。带有屏幕的AR眼镜则是由于功能叠加导致核心模组重量无法降低,用户佩戴体验不佳。同时生产成本较高也导致了定价无法吸引更多消费群体。

有专家认为,一方面,眼镜的形态需要兼具便捷性、美观性和突出的AI技术能力,这在便捷美观与功能实用性方面的兼顾上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另一方面,其与AI产业发展共同面临的挑战是信息的处理、数据的搜集应用以及隐私保护,尤其是隐私的安全性保护方面存在较大挑战。

因此对于行业的下一步发展,叶青清建议,AI/AR眼镜行业需要融合发展,未来产品必须突破技术难关,产品侧达到独立工作、低能耗、低延迟、高清晰、够轻薄的效果,内容侧做到功能丰富、生态应用适配完整,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市场的消费级产品。

“行业应针对性加强技术研发,促进先进技术与产业链的融合,降低成本。同时,要建立良好的软硬件预防和处理机制,确保用户隐私安全。”专家表示,此外,行业在应用端还应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前期可以着重打造一些爆款场景,如消费端的娱乐游戏场景,以及B端市场的医疗或工业生产场景,寻求突破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应用的增长。

(环球网)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