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大厂宣布:每周两天自己选办公地点!已试验9个月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国内知名大厂宣布:每周两天自己选办公地点!已试验9个月"分享给大家!
去哪儿也拥抱混合办公制度了。
7月9日,去哪儿首席执行官陈刚发全员信宣布,从7月15日起,每周三、周五,员工可以灵活选择办公地点。陈刚在信中强调,员工按规定混合办公“无需任何申请审批”。
7月9日,去哪儿CEO陈刚发布关于混合办公的全员信
从去年10月起,去哪儿已开始试验混合办公,为期9个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试验以来,去哪儿员工主动离职率下降三成。
近年来,混合办公成了香饽饽。美国硅谷的科技公司谷歌、微软、Meta等纷纷启动远程办公制度,并逐渐形成公司办公 异地办公相结合的混合办公模式。在国内,2022年3月,携程已开启混合办公制度;2023年1月,乐视每周三实行弹性的半天工作制。
行业人士认为,混合办公可以节约进入工作状态的无效成本,减少通勤成本与时间消耗,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但同时,混合办公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包括如何保持团队协作的效率、管理分散的团队等。
混合办公更大挑战可能在管理方式上
去哪儿首席运营官刘连春表示,在去年的试验中,没有看到因为混合办公造成的工作效率下降问题,并且员工的反馈很积极:员工主动离职率下降了三成。“混合办公没有让公司业绩变坏,并且显著提升了员工的幸福度。那这件事情公司何乐而不为呢?”刘连春说。
陈刚表示,只要对公司的业务开展和日常运营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去哪儿就会把这一项政策长期推行下去。
行业人士认为,混合办公可以节约员工进入工作状态的无效成本,比如通勤的时间成本,并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降低公司线下办公资源的需求,在招聘方面,对地域无限制要求,也就提供了更多样性的人力选择面,优化人力成本。
但混合办公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即管理问题。员工线上办公协同、异地办公效率等,需要新的技术、管理方式来配套。
刘连春表示,混合办公面临的更大挑战可能在管理方式上。“公司的管理层确实可能(要)经历一个磨合转变的过程,根本的是从原来需要看到人、严控细节的传统管理方式,升级到以结果为导向、以数据为抓手的授权型管理方式。”刘连春说。
混合办公为何迎来爆发期?
从管理方式来看,不再过多干涉员工的生产过程,更注重员工生产最终的输出结果,混合办公的底色与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管理方式异曲同工。
OKR于1999年开始被Google团队使用,让Google一路高速成长,也让这一模式在硅谷科技公司中风靡。2013年,OKR进入中国,小米、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成为第一批尝鲜者。
对比发现,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混合办公制度的实践中也走在了前列。
在前几年新冠疫情期间,Google、Meta、微软成为率先开始实践混合办公制度的科技公司。2020年10月,微软宣布实行混合办公制度,根据规定,微软允许员工在美国不同地区进行工作,也允许某些特定职位的员工进行海外远程办公。2021年5月,谷歌宣布允许20%的员工永久居家办公,六成左右的员工一周可以仅到岗三天。
在国内,携程、乐视也相继宣布实行混合办公制度。行业人士认为,这也与科技公司的生产方式有关,相比之下,金融业、制造业等领域的企业对混合工作制的推进要困难一些。
此外,互联网科技公司对效率协同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比较早。在疫情的催化下,被迫居家线上工作也让一批协同办公软件公司进入爆发期。
比如国外办公协同的视频会议平台公司zoom(ZM.O),在疫情期间成为海外远程办公的首选平台之一,公司股价在2020年上涨了近400%;在国内,钉钉、飞书、腾讯会议在疫情期间也迎来了业务的高速增长。
这一背景下,混合办公制度加速到来。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Z世代”开始走进职场,办公的灵活度也成了年轻一代职场人的追求。
2021年年底,德勤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40%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他们选择工作时的优先考虑因素,另有超过60%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已经制定了支持灵活工作制度的政策。
刘连春也表示,去哪儿此次推出混合办公制度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此外,混合办公或许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混合办公解决方案提供商IWG集团发布的《办公的未来:2024趋势预测》报告中预测,2024年将有更多公司增设“混合办公总监”或“办公室协调员”等职位,以保障混合办公空间同事需求;通过提升办公环境,确保后勤需求从而达到有效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根据微软发布的《2021年工作趋势指数报告》中的数据,有66%的企业领导者考虑为混合办公重新设计办公区域,还有73%的员工希望保留远程办公的灵活性。
在新趋势下,办公方式的改变不仅是企业自身管理方式、效率管理的一次革新,也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新尝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