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天猫诞生七年之后,阿里巴巴为什么

导读: AT在过去20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中各领风骚难分伯仲,但到了2019,两家公司对各自所做之事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自我定位却出现了大区别:现在外界都已经看到,阿里强调的是“商业操作系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横空出世,天猫诞生七年之后,阿里巴巴为什么"分享给大家!

“商业操作系统”一词虽然是阿里在中国的首创,但巨大社会需求之下,在世界范围内,未来尾随其后想做这件事的科技与互联网企业肯定不止阿里一家。

“悬念”揭晓,阿里发布全球首个商业操作系统,

去年十一月底,阿里再次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天猫升级为“大天猫”,形成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加强技术、智能互联网的投入和建设。

在当时对此事的报道中,一些媒体将阿里这次动作解释为“一年一度的组织架构调整”,但随后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逍遥子)的一篇内网讲话却又制造出悬念。在这篇受到高度关注的讲话中,张勇提到:

2019年双11前夜,马老师送给我八个字。当时我们在万塘路口,华星时代广场上面,天猫大本营当时在那边,他说逍遥子,你现在是“做事用人”,但你要走向“用人做事”。什么叫从“做事用人”到“用人做事”?做事用人是事情已经想清楚了,找一个合适的人来干。相信很多人还在这个阶段。越往后走,会接触到“用人做事”,这事儿怎么干你也没搞清楚,你根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要找到最有可能把这个事情想清楚和做出来的人,让他来带一个合适的组织。

而在翻过年来1月11日举行的阿里巴巴首届ONE商业大会上,面对超过200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品牌和商家,张勇终于把“悬念”揭晓:发布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将系统性的帮助全球零售业重构商业运营的11大要素。通过与商业操作系统的赋能和深度融合,企业将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阿里巴巴同时发布了“A100计划”,借此开启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品牌数字化转型。“A100计划”将横跨多个业务部门,向合作伙伴输出数字化能力,帮助品牌和零售商寻找到未来新的增长点,为数字经济时代带来信心与希望。

马化腾提“工具”,张勇讲“系统”

对于科技圈人士而言,上周末的朋友圈,注定是个超级热闹的所在,不止是因为巨头阿里在杭州发布了“商业操作系统”,在广州,腾讯还举办了“微信之夜”,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的长篇演讲在前一天夜里就刷屏了朋友圈。

微信公开课、阿里ONE大会,AT两大巨头的年度大会结束后,外界不免将AT在这一年当中的战略调整来仔细对比。AT在过去20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中各领风骚难分伯仲,但到了2019,两家公司对各自所做之事在大时代背景下的自我定位却出现了大区别:现在外界都已经看到,阿里强调的是“商业操作系统”,而腾讯反复提及的是“工具”。在马化腾、张小龙出席的各类场合中,随处可见对于“工具”的热爱,强调“工具”、“助手”,而不是平台、系统。

张小龙在微信之夜上说:“只有工具才是对用户是最友善的,才是真正对用户来说是有意义的。”面对海量的用户,微信要成为一个好的工具,要以工具深入用户的生活,影响生活方式,创造潮流。

一个“工具”,一个“系统”,这似乎是理科生、文科生之间的区别,但体现的却是腾讯、阿里两家对自身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不同定位,前者是2C的,立足于每个人,要解决每个人的具体问题;而后者则是2B的,阿里要的不是一城一地的解决局部问题,而是要通过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赋能,去全力解决系统问题。

无论是“工具”还是“系统”,其实不一定有高下之分,它们都造就了中国最伟大的科技公司,而作为一种观察视角,却可以反映两家公司在数字时代的运动方向和行为动机,基因天注定,不管目标在何方,腾讯未来一定是从个体出发,阿里巴巴考虑更多的则是“组织”与“系统”。

1月11日并不是一个随机的日子。张勇可能对“11”别有钟爱,七年前的这一天,张勇宣布淘宝商城改名天猫,开启了全新的全球品牌电子商务时代。而这一次,张勇则宣布开放阿里商业操作系统,以开启全球品牌数字化经营的时代。

具体而言,张勇所指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要帮助企业完成在线化和数字化重构的11大商业要素包括:品牌、商品、销售、营销、渠道、制造、服务、金融、物流供应链、组织、信息技术。

这实际上是一种“赋能“,而能力则来自阿里巴巴内部。过去20年在阿里巴巴经济体内部,包括购物、娱乐、本地生活服务等多元商业场景及其形成的数字化能力,与云计算等其他服务充分融合,最终形成了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

阿里为什么忽然推出“商业操作系统”?

20年积累的洪荒之力,有朝一日对外输出,其逻辑实际不难理解,很多公司都在这么做——从亚马逊到谷歌,而不同之处则在于,它们出现的时间点不同,各自要实现的目标不一样。

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推出看似有点横空出世,但实际上并非无迹可寻。至少就初心而言,可以追溯到马云两年多前提出新零售,在当时马云提出的实际上是“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又提出“商业基础设施”的概念,其目标本来就是要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而新零售则是具体的第一切入口。

通过过去两年多的演练,新零售在阿里巴巴可说是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可能超出当初马云的预期,而经过新零售演练,阿里20积累的能力得到同一目标下的高度整合,已经初步具备“系统”特色,可以进行融合输出。

从“商业基础设施”到“商业操作系统”,其间的区别显而易见,前者更像传统时代的铺路修桥,造完了就基本与我无关,而后者则像未来时代的AI,是立足于深度融合。这从当天发布的“A100计划”也可以看出。如果把这个系统比作iOS或者安卓,那么它应该兼具一致性与开放性,每年双11还能进行一次大的系统升级。

所以张勇说,“商业操作系统的关键不是单一模块,而是加起来输出一套系统能力。这个能力可以让软硬件结合得更好,让用户体验变得更好,让商业有新的可能。“

“阿里20年的积累和新零售的实践,沉淀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将帮助零售业走向新零售。”

1月11号阿里推出商业操作系统之后,有熟悉中美零售业态者表示,阿里“从当年的alibaba.com/images/20190114/8d912a12f45141ac88a81977b54cc6df.jpeg" />

如果在一开始接受新零售还只是为了增加销售,提升业绩,那么在真正践行了新零售之后,它们已经发现,不只是销售端,而是从生产、供应链到内部组织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巨大压力,毕竟,企业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很难割裂运营在数字鸿沟两侧。

这种数字鸿沟不但变现在企业内部,更表现在与消费者之间。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在C端奔跑得太快了,甚至已经可以世界领先。曾被评为“新四大发明”的“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其中三项都来自高度信息化的C端。但相比而言,在B端,中国的企业却没有表现的那么突出,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去年8月份,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埃森哲做的《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指出,中国企业中成功进行了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只占7%。

中国这种在C端高度信息化与B端较低的数字化水平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企业内部急需数字化革命,同时也将带来围绕数字化的大量产业机会,而阿里的商业操作系统,正是针对这样的产业机会。

事实上,中国企业来自数字化转型的压力不止是来自C端,还来自另外两大宏观趋势,一大趋势是中国实体经济正在加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趋势,这在几年前“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时既已显性,到后来“+互联网”,再到后来的C2B、S2B2C,还有新零售,甚至“新零售+”,虽然多有变化,实际上都是大趋势下加速前行。

另外一大趋势则是在世界贸易环境变化莫测,经济增长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面对增长点匮乏压力,纷纷转而向效率要增长的趋势。而效率的最大来源,实际上还是数字化转型。

近两年AI大热,很大一部分就是基于这样需求,企业希望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人力,降低生产成本,这种需求触发的产业变革几乎会涉及所有行业,并创造出数以万亿美元的新市场增长,而AI实际上只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

事实上,数字化转型与GDP增长的正向关联早已毋庸置疑,根据《GCI 2019研究报告》显示,自2019至2025年,如果一个国家在ICT基础设施投资年额外增长10%,则该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有望获得倍增效应。2019年,每新增1美元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拉动3美元的GDP增长。如果该投资增长得以持续,到2025年,每新增1美元的投资将拉动5美元的GDP增长产出。

在以往的概念中,这种数字化转型投资被称为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投资,基本上硬件为主,但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高度融合,从eWTP到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等新ICT设施都可说已成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商业操作系统”一词虽然是阿里在中国的首创,但巨大社会需求之下,在世界范围内,未来尾随其后想做这件事的科技与互联网企业肯定不止阿里一家。

公司 阿里巴巴 操作系统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