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缩管品牌,中国热缩材料市场分析

导读: 热缩管品牌,中国热缩材料市场分析之云林热缩管热缩管的发展历程以及热缩材料行业的产业化进程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热缩材料行业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热缩管品牌,中国热缩材料市场分析"分享给大家!

热缩管品牌,中国热缩材料市场分析之云林热缩管

热缩管的发展历程以及热缩材料行业的产业化进程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热缩材料行业实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部分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热缩材料行业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供给格局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热收缩材料产业化生产的有三个地区:吉林省的应用化学所、辐射化学所和吉林省机电设计研究院;四川省的成都双流电缆厂和核工业九院、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及成都邮电研究所;湖北省的武汉电缆附件厂及湖北省化学所。但最终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是应用化学所和成都双流电缆厂,并在其周边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了全国热收缩材料的产业发展。

随着热收缩材料市场的急剧扩大,在其周围形成了电力附件生产厂家集群,随后其部分人员和技术南下到了广东、浙江等,由于观念、机制、周边的市场需求和投资力度的原因,目前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用热收缩管企业50%以上集中在广东,其中长园、沃尔、凯恒和云林等均属楚翘。

成都电缆厂在通信电缆热收缩套管上的成功,引导在四川形成了通讯电缆附件生产厂家的集群,主要集中在成都,以通信接续、管道防腐和电缆附件为主。专业辐照加工单位有核动力研究院、四川大学;另在绵阳、广元、乐山等地合计近10家热收缩制品企业。

我国热缩材料制品如热缩套管形成产业化发展近30年,至今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截至2019年底,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热缩材料及制品生产企业200多家,热缩材料产品品种将近100种,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热缩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40亿元

热缩材料制品是一种智能型高分子材料产品,属于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支持性产业。

从整体来看世界热缩材料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随着全球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外电力传输、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通信等热缩材料主要应用领域的产业规模都不断扩大,带动了热缩材料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据前瞻测算,2018年,我国热缩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3.0亿元,同比增长10.78%。

热缩材料行业政策汇总

总的来说,国内热缩行业的基本竞争格局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外产品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的差距越来越小,国内厂家的市场份额得到快速提高,目前国外产品(美国瑞侃、日本住友等)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且主要集中于中高端产品,国内厂家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的竞争。

低端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热缩材料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经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行业内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现象的存在,使产品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并借此压低销售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中端领域,通信用、电力传输类、管道防腐类等产品的竞争与企业的营销网络、研发实力及商业信誉关联性较大,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一般。

高端领域(包括汽车用、轨道交通、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美国Raychem、日本住友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低,毛利率较高,目前国内企业沃尔核材、广州凯恒、东莞云林等有布局。

由于热缩行业细分市场容量相对狭小,设备专用性强,国内热缩材料行业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运作不规范、规模小、研发能力弱的企业相继被淘汰,国内热缩行业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将逐步明朗。寡头竞争格局的形成将有利于龙头企业充分享受行业需求增长所带来的机遇,未来产品盈利能力也有望保持稳定。

部分国内企业已开始尝试向中高端特殊用途的产品市场进行拓展,前瞻预计具备竞争优势并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未来将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逐步向中高端领域渗透,比如轨道交通用、核电用、汽车用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及利润空间。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热缩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本文由东莞云林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