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后台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2)

导读: 简单说来就是把一件事情办成的能力,一般情况下PM除了写PRD,就是在协调了,协调的本质是调用各种资源以及时间,按时完成既定任务。 PM的工作纷繁复杂,表现在业务复杂,组织复杂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方法论:后台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2)"分享给大家!

绩溪传统年俗摭谈(下)

黄来生

微信版第373期

旧时绩溪县的过年,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农历腊月初八日至正月十八,前后长达四十天。大约就是现如今的春运时间。期间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日到十二月二十二日,是为准备阶段;第二个阶段从腊月二十三日到春节的正月初三,是过年的高潮阶段;第三个阶段从正月初四到元宵节后的正月十八日,为后春节时段,这个时段中的正月半即元宵节和正月十八朝的“赛琼碗”、“舞回”又是春节尾声中的高潮。过年的“过”,其实是筹备和享受的意思。前期是准备,后期就是享受与品味,休闲娱乐。绩溪人家民谚说:“正月嬉嬉过,二月再来做、”“过年过到二月二”。说明绩溪民间传统过年的时间颇长,要到二月二吃了粿棕以后才算是真的要干活了。如此之长的节期,催生和繁荣了绩溪民间的节庆文化。限于篇幅,本文仅以绩溪伏岭(今伏岭镇伏岭下村)、蜀马(今板桥头乡蜀马村)和寺后(今上庄镇寺后村)三地为例进行叙述。

三、热热闹闹过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正月半。此时,民间农桑事少,比较闲空,出门做生意、做手艺和打工的也还没有动身,因此,元宵节就非常的热闹。

伏岭下人还沉浸在过年的狂欢之中,那些回乡过年的徽商们这时还没有出门(即返回做生意的地方),因此,正月十二三一过,一个新的节日高潮又接踵而至了。元宵对于伏岭人来说,依然是舞回和徽戏演出的主打。由于主持者的争强好胜,肯花大钱,演出拼台戏,导致观众们随着台上的精彩表演而蜂拥至一方台下,另一方就会受到无情的冷遇而非常难堪。因此,艺人们不得不拼命追求表演艺术的技巧,去赢得观众的喝彩,以维持自己的声誉和饭碗,这也是伏岭下村徽戏剧目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能够持久不败的因素之一。

早在道光年间,伏岭下村就开始演哑戏。道光末年(1850年)村人邵运留顶了一个“鬼火班”的“箱底”,称“运留班”,自当班主,有艺人四十多名。光绪元年(1875年)村人挑选了邵家兴等一批少年,请原该班的二花唐邦衬(伏岭乡罗坑人,时年61岁)来村传艺,哑戏由此开口。最初演出的是《小放牛》、《大补缸》等小戏。伏岭下村是邵姓村,以家糸分上、中、下三门,分别组班学戏。对外行动一致,对内互争高下。曾各自先后聘请“老彩庆”“长春”“新彩庆”“柯长春”“大舞台”“新阳春”“二阳春”等徽班来村演出,在演出中,利用供饭拉交情,搞剧本和工尺谱。看戏时强记、默录、偷学表演程序和技巧,或公开请艺人传戏。所以伏岭下“舞回班”虽系民间业余班社,却拥有丰富的剧目,齐整的行头和不少技术精湛的艺人。他们的表演艺术,甚至敢和当时的职业班社唱对台戏,其中有些演员还被正规班社邀请客串。

徽剧

民国九年,“彩庆”和“长春”两个班,就曾被伏岭下村请来演拼台戏四日四夜,演出剧目有《别姬》《追信到十面》《徽昆》《水擒》《斩杨波》《逍遥津》等。双方阵容是:“彩庆”有名角存根,二花王石、大花歪头雨、正旦大道士、小旦小道士、三花小宝;“长春”名角有大花豆腐顺、生耿金榜、二花三孝、三花大旺。尚在的老人们,对此印象很深,至今还津津乐道。

特别是民国l5年春节期间(1926年正月)应瀛洲乡南观村花朝会斋官汪老永的邀请,伏岭上、中、下三门的舞班共选了62个小演员(最大l5岁,最小7岁),共选了l8个剧目,如:《火烧连营》《八阵图》《长板坡》《万花献瑞》《广大庄》《南阳关》《白蛇传》《四郎探母》《黄鹤楼》《辕门斩子》《快活林》《武举场》等等,演了四天四夜,并和被请来的休宁“新阳春”戏班唱对台戏。轮番对台演出《火烧连营》《长板坡》《八阵图)等十八个京徽剧目。由于伏岭去的演员都是小孩,扮相好,戏衣是新办的,小孩演得生动、活泼,很受欢迎,而休宁戏班演员都是大人,扮相不好,没有人看,因此做了两场就被伏岭戏班逼走了。从此伏岭童子班名声大振,轰动绩、歙两县。

绩溪年会祭祀中,最隆重的要数正月十八登源大庙汪村、梧村和仁里等地的祭汪华“赛琼碗”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这种年复一年的祭祀汪华的“赛琼碗”,催生和繁衍了绩溪徽菜。唐宋以来,由于汪华祭祀的需要,绩溪各地村民自发精制供品,相互攀比,蔚成风气,一家比一家做的精巧像样,一家比一家大方。所以,摆上供桌的祭品俨然成为一道豪华的菜肴风景线,多的竟至达到288碗之多。使得年祭庙会场面极其恢弘豪华。

赛琼碗

清人沈复的《浮生六记》对此有精彩的描绘。乾隆戊申(1788),沈复游绩溪时目睹登源祭祀汪华的《花朝会》实况,他说“又去城三十里,有花果(朝)会,十二年一举”“庙前旷处高搭戏台,画梁方柱,极其巍焕,近视则纸扎彩画,抹以油漆者”“锣声忽至,四人抬对烛大如断柱,八人抬一大猪若牯牛,董公养十二年始宰以献神”“既而开场演戏,人如潮涌而至。”

又据八十八岁(1986年)老人胡君佩(民国时期任华阳镇镇长,建国前后任胡氏小学校长)回忆说,他亲眼见过光绪末年,仁里、梧村举行花朝会。“这两个村子,做花朝会时,赛琼碗了不得热闹,贡献(即供品)多的数不过来。还并排搭过两个戏台,各用几百匹布,扎成同样款式的“花台”。正台上下三层,彩壁画屏,ㄞ字花栏,两侧凉亭台阁,极为堂皇富丽。请来“彩庆”“长春”演拼台戏。剧目有《万花开合》《黄鹤楼》《八达岭》《白蛇传》《一箭仇》等,双方演史文恭的互相竟技,表演“面僵尸”要扑跌到八张桌子的高度。双方各亮行头,八排八靠,三十二龙套等。双方演员都拥有百人以上,日夜不停。”其盛况不减沈复当时所见。

蜀马村此时正是农闲季节,年后的又一个狂欢节日到了。从十五到十七这三天,整个蜀马村都沉浸在欢乐地海洋中走马灯会,民俗表演,不一而足。外村和本村的舞狮班子经常闹对台舞。先是在祠堂里舞,而后在祠堂坦上舞。舞过以后就在现场表演一些徽戏剧目。还有少数有钱人家把他们请到家里去舞,说是舞狮可以避邪,所以小孩子们都要讨一些狮毛挂在身上,用以避邪。正月半挂灯时,要到村后山上的觉乘寺去请老爷菩萨,而且下半村三房老屋还轮流请。灯不是挂在自家门前,而是挂到祠堂老屋里去。有八角灯,有长圆灯,还有绣球灯等,不一而足。一直挂到二月二裹裹粽吃糊汤时才下下来。除了八角灯外,其它灯都比较简单,上面并不画画。这种风俗大约在民国中期以后就逐渐式微了。

走马灯

正月十八做庙会,在绩溪乡村较为普遍,一般在年前由当斋的家庭许愿者为会首。会前半月,全村开始吃素,严禁杀牲,每日由会首随四个小道士逐家查看,并洒净水,俗称“打醮”,以示虔诚。请手艺高超的纸扎师傅在一二个月前进祠堂,精制龙舟一艘,长约2丈许,宽约七八尺,固定在牢固的木架上,船头有身高八尺,全副武装,富丽堂皇,威武绝伦的南霁云,称“大王菩萨”,船尾有雷万春,称“小王菩萨”,均手持武器,瞪目远视;舟中有厅堂,张巡、许远相对而坐,运筹帷幄。两侧有许多水手,各执一浆。自起会之日起,每日上午由村民撑旗打伞,锣鼓喧天,炮声震耳开道,由数十名壮汉扛抬龙舟随队在村内游行,每到宽敞空地,壮汉们分成数队轮流扛舟旋转,俗称“摔龙舟”。观众有的放鞭炮,有的撒“花钿”(用方二寸许的粗质纸剪成)并高声呐喊,以助威势;有时则由壮汉分扛“大王”“小王”,其他壮汉分成两组护随大小王继续游行,俗称“跳大王”。下午,龙舟停放在会堂即祠堂内,供游人膜拜。神位前供着各家挂制的各色各样的“琼碗”,造型各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称“琼碗宴”。庙会结束后,于深夜中偷偷将龙舟抬往徽水河滩焚毁,宁声息鼓地返回,以示送神。

以前,每到正月十八朝的时候,寺后及其周边的村庄,每户都要挂灯。这种灯并非都是豪华型的,视各家财力而定。祠堂庙宇也要挂。有的灯上也写一二条谜语,供人猜猜。汪姓和曹姓是寺后的大姓,因此还要搞“神猪比赛”。即每家每户宰一头三四百斤的大肥猪,安置在一个特置的木架上,披红挂彩,头插金花,口含香圆,抬到祠堂之中,兆猪多肥多,肥多粮多,五谷丰登。比赛拔得头筹者,祠堂里还发给若干奖励。然后是舞狮舞龙,各村游灯,并请戏班到八亩丘搭台唱戏,几乎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祭祀汪华

祭祀汪华的太子会则由五都各村轮朋。此会源于祭祀唐越国公汪华及其长子和二、三子。相传汪华逝世以后,其子九人,长子、二子、三子封太子,四、五、六子封诸侯,七、八、九子封相公。徽州民众旧时为纪念汪华公保境安民之功德,普遍举行太子会进行祭祀。每年由值朋村民众以旗、伞、锣,儿童扮地戏,抬着太子菩萨,少有数百人,多则上千人,鸣锣开道,鸣铳助威,五彩缤纷,浩浩荡荡满地巡游五都各村,请有名徽班唱戏数日,看热闹的朋友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作者系原绩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金 民国 回忆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