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还没毕业,你的信息就被卖去纳税了?

导读: 举个栗子,假如你从现在入职的公司拿的工资扣完五险一金是 8000,适应的税率是 3%,每个月缴的税是 90 元;而被入职的公司给你记 5000 元的工资,那边在缴税额以下,正好不用缴税。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大学还没毕业,你的信息就被卖去纳税了?"分享给大家!

欢迎关注我↗

国家税务局开发的 “ 个人所得税 ” APP 上线快一个月了,围绕着这个 APP 发生了不少事儿。

有的人在申请租房专项补贴时,遇到房东怕被征税,不给信息或者涨租,搞得 APP 专门更新了一下,出租人姓名和身份证变成 “ 选填 ” 状态,申报不用再问房东信息,才平息了争端。。

而在差评的小伙伴,遇到的问题则更加严重。

小 B 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在校实习生,他下载这个软件后,居然发现自己受雇记录里居然有两家公司,而他应该只在差评实习过才对。

小 B 在工作群里这么一哭诉,大家都赶紧下载下来这个软件查看自己有没有 “ 被入职 ”,结果真的不少人发现自己遭遇了同样的情况。。

来公司快半年的小 L,发现自己在入职差评后,居然在 12 月又被入职到上海某劳务公司,并且同样,他也有不少同班同学在自己的受雇记录中有这家公司。。

网上这一查,被入职的情况简直太多了,以前人们没有查询渠道,现在有了这款 APP,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和自己有关联的公司,这才知道,自己早就被入职到了其他公司。。

有些人觉得,被入职了可能也没啥,也不去管它。实际上,真不能小看这种 “ 被入职 ” 危害。

首先,如果对方给你虚报了工资,那么纳税人就算同时从两处以上获得薪资,在税务局进行年度汇算清缴时,可以根据今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让你进行补税。

举个栗子,假如你从现在入职的公司拿的工资扣完五险一金是 8000,适应的税率是 3%,每个月缴的税是 90 元;而被入职的公司给你记 5000 元的工资,那边在缴税额以下,正好不用缴税。两边加一起,一个月共缴税 90 元。

但在税务局眼里可不是这样,他们认为你每个月都拿了 13000 的工资,根据税率表,适应 10% 税率那档,应该缴税 590,每个月少缴了 500 元。

那么税务局就完全可以根据你的身份信息找到你,让你补齐这部分钱。

你啥都没干,老实本分与世无争,结果税务局一个电话打过来,莫名其妙一年欠了 6000 块的税,你要是不交,没准还要影响你的纳税征信,甚至违法。

这么一口大锅扣过来,冤不冤。。

而且我国用的是阶梯式税率,遇到这种情况,你原本的工资越高,被补税要交的钱就越多。。

以前税务局催缴的事情不多,主要每个地方之间的数据不互通,追缴有难度,完全靠自觉。但是现在数据打通以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纳税人识别号,技术上的难度已经完全没有了。。

当然,费钱只是一部分危害。

要知道,我们在应聘时,大公司都会做一些背景调查,包括你任职过哪些公司,看看你有没有说实话。

如果你因为 “ 被入职 ” 而被误解为隐瞒撒谎,通过不了背调,甚至被加到黑名单里,找不到工作,这跟谁说理去。。

所以在 APP 上发现自己真的确实是 “ 被入职 ” 了,一定要尽早去申诉,或是给当地的税务局打电话,实名举报那家公司盗用个人信息偷税漏税,因为对方没有转账记录和劳动合同,一抓一个准~

那这些公司为什么要用人们的个人信息来伪造雇佣关系呢,差评君捋了捋,大概有那么几个原因。。

第一种呢,有的企业为了少缴点企业所得税,就用虚开工资的方式增加企业支出,这样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额度就变大,企业纳税额自然变少了。

第二种,有的公司的员工工资比较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也比较高,财务为了降低每个人的个税,买个人信息虚开工资,把一个人 3 万的工资摊到 6 个人头上,一人 5000,结果 1 分钱的个人所得税都不用交了。。

第三种,当劳务公司可以开具劳务类增值税发票时,有的劳务公司从买卖发票中牟利,但是他们为了降低税率,需要大量个人信息来开具这种发票。

半个月前,上海派出所刚刚破获一起用学生信息虚开劳务发票的案件。

当时 “ 个人所得税 ” APP 刚刚上线,受害人便与年级的同学通过 APP 发现自己被入职了同一家劳务公司。

报警后,警察叔叔查明,这家劳务公司接了一个开具 200 万的发票的买卖,他们用学生信息来制造虚假劳务关系, 为了降低每张劳务发票的额度,减少应缴税额,他们将 200 万的额度摊在 596 名学生头上,所以那些学生的软件上会有入职这家公司的记录。

差评君现在强烈怀疑,公司的小 L 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前三种情况,都可以归类为 “ 偷税 ”。

而第四种就不一样了,企业骗补。有些地方会给高学历比例较高的企业一定的优惠;有的地方会给大学生实习基地补贴,在校大学生挂靠的越多,补贴的越多;有的地方还会给招收一定量应届生的企业补贴。。。

明明地方政策是为了促进就业、促进企业发展出台政策,但有些黑心企业为了骗补,他们会找到符合政策的个人信息,伪造雇佣关系,十分过分。。

为什么这几种公司要冒着法律风险铤而走险?因为他们偷税漏税的门槛太低了,个人身份信息获取又实在太容易,他们买到姓名身份证号后,杜撰个劳动合同和工资信息就可以伪造入职。

而且在国家发布这款 APP 之前,人们无法察觉自己是否已经被利用,无人察觉便无人追责。

现在,人们发现自己 “ 被入职 ”,除了申诉之外,也无法跟踪额外的事情,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伪造雇佣关系的公司受到怎样的惩罚?未来如何避免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是不是我们只能看着这个 APP 准备随时申诉?

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良好的社会,守信的人和企业应该被鼓励。但现在是钻漏洞的企业获利无数,迟迟得不到监管,反而遵纪守法的人和企业,过的还没违法乱纪的滋润。

最起码,我们要给这些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是劳有所得恶有所惩的,而不是刚毕业就因为这件事有样学样的学会了投机取巧。。

该做出改变了!

“ 下一章讲‘被法人’ ”

公司 开发 微博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