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朋友要掌握好尺度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关心朋友要掌握好尺度"分享给大家!
朋友或同事之间互相关心是很正常的事,可是,什么事都得有个度,一旦超过这个尺度,好事也会变成烦恼事。当这个关心和帮助过度了,不仅会让人讨厌还会让自己活在痛苦之中。
案例:F在公司里和同事的关系虽然不错,可烦恼的事却是天天有。因为F的共情心理很严重,他总是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认为自己对别人好是份内的事,而把别人对自己好看成是恩惠。和朋友在一起时,朋友不开心或碰到什么烦心事她会尽力帮忙,若帮不了,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心情差到极点。
F也曾在心里一遍遍劝诫自己:别人有困难别人会解决的,自己没必要也跟着痛苦不堪。然而,一遇到别人有什么事,自己比人家本人还着急,弄不好还让对方反感,F自己也觉得挺累。
这种过度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心理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环境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朋友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
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联系在一起,导致情绪波动大,行为控制不当,进而出现心理问题或人际关系障碍。
造成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当事人不自信。比如特别在乎别人的议论,担心遭到别人的否定和排斥。此外,由于个体心理独立性发展不完善,个人的状况和心理状态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再者,是因为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不会恰当地判断事件与自己的关联程度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对方造成的影响。
解决心理卷入程度过高的问题,一是要信任别人,相信别人能为自己的事负责、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不要越俎代庖,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二是加强自信和独立性,有自我价值观与生活支撑点,只有消除在心理上对他人的依赖,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和情感。
不要对人太好了!好事几乎都被做尽了,也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付出都是内部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在卡耐基成功人际交往思想中,很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心理交往中的功利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精神的、物质的内容)的基础上,即人际交往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活动。心理学家霍曼斯早在1974年就曾经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其实有止是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
人际交往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专关系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否则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为了使关系平衡的一种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尽,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的时候, 感就会让受惠的一方选择疏远。留有余地,好事不应一次做尽,这也许是平衡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留有余地,适当地保持距离,因为彼此心灵都需要一点空间。如果你想帮助别人,而且想和别人维持长久的关系,那么不妨适当地给别人一个机会,让别人有所回报,不至于因为内心的压力而疏远了双方的关系。而“过度投资”,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就会让对方的心灵窒息。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