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棕子的来历是什么?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端午节吃棕子的来历是什么?"分享给大家!
众所周知,中国有很多节日,节日有大有小,相比之下,端午节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了,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人都会吃粽子,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民间习俗,但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其实这是有来历的,下面详细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吃棕子的来历: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粽子是端午的庆节食品,且被赋予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意义。按《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初五日投汩罗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以楝叶塞上,以彩丝缠之,不为蛟龙所窃,乃是粽子之由来。但近人黄石在《端午礼俗史》里,却反对此说,认为粽子祭屈原只是“茶余酒后谈资,据作考证则大谬。”台湾学者殷登国在《夏至的节礼习俗》一文中,亦曾考证粽子最早是夏至的一种时令食品。各派学者,各执一词,亦各有据。不论粽子的起源如何,它已演化为端午,乃至夏令的传统食品了。
包粽子一般是用竹叶或苇叶包裹,古人也有用艾叶、茭叶、菰叶裹的。用艾叶裹的叫作艾香粽子。粽叶要先用水浸泡,再洗干净。糯米也要预先用冷水浸泡,泡好后将水沥净备用。古人包粽子很讲究,要在糯米中放入红枣、板栗、胡桃、柿干、银杏、赤豆、姜桂等物。如果要包碱粽,可先用石灰水少许洒在米上搅拌之,使米变成微黄色;或在煮粽子的水中放入少许柴灰或石灰,煮出来的碱粽会格外芳香好吃。
在唐宋时代,粽子也曾受到过皇室的喜爱。唐明皇在位时,每年在端阳宫里都要精工制作一批粽子和粉团。粉团盛于金盘之中,然后让宫女们用金质小弓箭去射盘中的粉团,射中者以粽子为赏。可是粉团滑腻,并不好射,宫女们为获得吃粽子的奖赏,必须全神贯注,认真拉弓引箭才行。唐明皇则在一旁取乐,并吟出了“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这种宫廷游戏至宋代仍延续不断。
古人还在粽子中加入药物,以疗疾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将治疟药与粽子并食治疗疟疾效果良好的记载。南北朝时,卢循将中药益智与糯米同裹,制成“益智粽”,呈献给宋武帝刘裕吃,治疗他的脑力衰退、思维迟钝的症状。粽子也曾激发过古代诗人们的创作灵感。元稹有“采缕碧筠粽,香梗白玉团”;温庭筠有“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姚合的“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这些都是对粽子的歌咏。
粽子后来也成为人们在端午期间馈赠亲友的礼品。旧时,一些朱门大户的节礼除粽子之外,还要配以桑椹、樱桃、荸荠、黄杏、五毒饼、玫瑰饼等时鲜物品。而小户人家则只能勉强裹几只清水粽,既充节物,又当食粮了。
北京地区的端午粽子均以苇叶包裹,以马蔺系之。市间售者以江米小枣的为主,近郊农民进城推车串卖者多为黄米小枣粽子。南方人更讲究吃粽子,时至近代已形成系列,主要分苏式、广式两大类。苏式有白米粽、赤豆粽、豆沙粽、鲜肉粽、火腿粽等,味道纯正,别有风味。广式主要有豆沙粽、叉烧蛋黄粽,以及有斤把重的什锦裹蒸粽等,更是独具特色。后来,北京的桂香村、稻香村等南味食品店在端午时就专门供应南味粽子,以供南、北食客随意选购。北京人可尝个稀罕,可领略一下南国风味儿;南方老客儿可吃到家乡的“特产”,饱以口福,更是不亦乐乎!
吃粽子的习俗不仅在国内流行,在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也较为普遍。粽子居然能漂洋过海,传播了中华的饮食,恐怕是发明粽子的古人所始料不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