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肉粽的米怎么弄

导读: 在南方地区吃的粽子大多数都是肉的,肉粽子也是用白糯米做的,但是里面需要加入的是酱油,这样可以让粽子会变得更加好吃,而且还可以解决掉肉中的油腻感,在包粽子的时候,米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包肉粽的米怎么弄"分享给大家!

在南方地区吃的粽子大多数都是肉的,肉粽子也是用白糯米做的,但是里面需要加入的是酱油,这样可以让粽子会变得更加好吃,而且还可以解决掉肉中的油腻感,在包粽子的时候,米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尽量的选择糯米,而且尽量不要加太多的白米,因为这样可以防止粽子,在包的时候会不成形。

1、一般来说最常见的白粽子是不需要调味的,直接用糯米制作,煮熟后可以蘸着白糖、蜂蜜之类的调料来吃,也可以直接吃原味的。糯米粽子的口感比较黏,即使没有调味吃起来也不会觉得单调。

2、如果是包甜粽子的话,可以在糯米中加入金丝蜜枣、葡萄干、红豆沙之类的配料,这些食材本身就非常甜,蒸熟后直接吃也很香甜。

3、如果是包肉粽的话,糯米就需要调味了,一般来说1kg米可以放入10g盐、2勺酱油、20g蚝油(或是鱼露),然后包裹肉馅即可。如果是用腊肉或是卤肉,糯米可以不调味,因为腊肉和卤肉都是口味比较重的,配着白糯米吃就很好。重口味的话可以用卤肉汁给糯米调味,口感也不错。

简介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开始流传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