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添加辅食的原则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儿童添加辅食的原则"分享给大家!
宝宝到了六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逐渐添加一些辅食了,虽然这个时候还是以母乳喂养为主,但是辅食添加会逐渐的增加,因为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在添加辅食的时候也要掌握一些原则,比如说应该由少增多,由单一到多样化等等,我们来看一下儿童添加辅食的原则有哪些?
儿童添加辅食的原则
1、从少量到适量原则
第一次固体食品添加的量要少一些,大约1—2勺,以后根据婴儿的需要而缓慢增加。注意,不应硬性规定婴儿吃完每次准备好的食物,包括配方乳、半流质、泥糊状或固体食物。不同婴儿对热量需要相差很大,父母不要将自己孩子的食量与其他婴儿相比,只要婴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认为所添加的辅食量是合适的。
2、从一种到多种原则
添加从未吃过的新食品时,必须先试一种,待宝宝习惯后再试另一种,添加另一种新的固体食品时应有3—5天间隔。不同的婴儿接受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短的只要一两天,长的需要五六天,因此,必须要有耐心,让宝宝对新食物有多次的接触,以便宝宝学习进食方法,并适应新的口味。有时宝宝会吃吃吐吐,千万不要误以会宝宝对该食品不接受,若坚持下去,这种情况可能就会消失。宝宝有时接受一个新食品可能要8—10次,在试喂时要了解宝宝是否对新食物过敏,过敏时要停止喂食。但宝宝对食物的过敏反应并非永久性,有些婴儿长大后,这些过敏反应会消失。为避免过敏反应,添加辅食可先从单一谷类食物如大米开始,因为大米中所含谷蛋白含量最低,最不会引起过敏反应。一旦婴儿对单一谷类食物耐受力形成后,就可逐步添加其他食物。在宝宝已经习惯了不同的食物后,可以从宝宝已吃过的食物中挑选几种食物有机组合,完成由添加单一食品到混合食品的过渡。
3、由稀到干、由细到粗原则
宝宝的咀嚼能力是逐渐完善的,因此辅食的质地应适合宝宝的咀嚼能力。一般来说,应从较稀的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稠的流质、半流质、泥糊状,最后到固体食物。例如从米汤、薄粥、厚粥,最后到软饭。食物性质从细到粗,先喂菜汤、细菜泥,以后逐渐地试喂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在婴儿6—8月的时候,父母应为其开始添加可咀嚼食物,如饼干、馒头或烤面包等,以帮助婴儿锻炼牙床及颌关节。
4、口味偏淡原则
4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肾脏功能尚不完善,不宜吃盐。婴儿摄取的钠主要来源有母乳或配方乳、市售婴儿食品和家庭自制食品,一般来说,前两者就能满足婴儿对钠的需要,家庭自制食品用盐如不控制的话,会使婴儿摄入的钠明显增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在菜泥、果泥、蛋黄、肝末及碎肉等自制辅食中,应不加盐。在8、9月龄时婴儿开始吃菜粥或烂面条再考虑加少许盐,以能尝到一点咸味为度。此外在添加顺序上,应先添加蔬菜,后添加水果,因为先尝到水果甜味的婴儿,有可能会拒绝蔬菜。
5、身体健康时添加原则
当婴儿消化不良或者生病时,应暂停添加辅食,待婴儿身体恢复健康后再添加。这是因为婴儿生病时,消化力减弱,此时添加新的辅食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应在婴儿安静愉快的时候添加新食品,紧张的气氛会使婴儿拒绝新食物和进食体验。添加食物一定要讲究卫生,原料要新鲜,现做现吃,吃剩的食物不要再给婴儿吃。婴儿餐具要固定专用,除认真洗刷外,还要每日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