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心宽体健,别熬夜透支,少吃动物内脏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专家:心宽体健,别熬夜透支,少吃动物内脏"分享给大家!
饮食失节,缺少运动,习惯性熬夜,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正日趋年轻化,但年过七旬的俞惠生,年年体检都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血脂和血糖比许多年轻人还好。如何让心血管保持“年轻”?俞医生说:心宽体健,别熬夜透支,少吃动物内脏。
生活规律,每天保证睡眠时间
俞医生与心血管病打了一辈子交道,他的诊室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病患者。“冠心病、中风患者最多,他们年龄大、病程长,大多有‘三高’。”俞医生说。
一旦被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缠上,心血管的负担就重了。没能及时控制,各类心血管疾病也会悄然而至。“如今发病正趋年轻化,有的患者三十出头就得了高血压,没有规范治疗,等到了四五十岁,心脏就出问题了。”
这么多年来,俞医生并没有刻意保健,但他的生活却极其规律:适当锻炼,不进行剧烈运动,饮食荤素搭配,不刻意节食。多年来,体检除血压偏高,血脂和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甚至比许多年轻人还好。
“每天,我一定要保证八小时睡眠。”俞医生常遇到一些让他哭笑不得的患者,一边喝着参汤,一边熬夜打牌娱乐,这么做反而更伤身体。平时,他从不主动熬夜,实在需要“开夜车”,也尽量不熬过午夜12点,第二天还会好好补上一觉。
要让心血管保持年轻,有一个词叫“心宽体健”。俞医生说,要想心血管好,做人做事还要想得开。“平时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过于疲劳,饮食大鱼大肉,熬夜透支,这些习惯无形中增加了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要学会修身养性,别动不动就生闷气。”
适度运动,爬上六十岁减少运动量
年轻时,俞惠生是个运动好手,喜欢踢足球等对抗性运动。但爬上六十岁后,他就开始减少运动量,每天只坚持走路。
“每天吃过晚饭休息半小时,我沿东河边快走一个多小时。”俞惠生说,有的人喜欢打太极拳,有的人喜欢打坐,不管年纪多大都要保持运动习惯,但也要把握好度,根据体力选择锻炼项目。“老年人别天天想着跑马拉松,运动讲求细水长流。平时还要多看看新鲜事物,勤思考多动脑,增加脑血管的活力。”
年纪大了需要保养,但俞医生除了偶尔吃点西洋参,不会服用其他成分不明的保健品。“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鱼目混珠,老年人要有所鉴别,服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别盲目相信广告推荐。”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俞医生常告诫患者,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药,有病别讳疾忌医。他建议常熬夜的人,可以根据体质吃些铁皮枫斗晶、西洋参,或是用黄芪、麦冬、菊花泡茶喝,这些中药食材性质比较平和,可以适当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
坐门诊时,俞医生喜欢泡茶喝,茶叶对心血管有益。日常饮食,他从不吃胆固醇较高的动物内脏,这也是多年来保持血脂正常的一个小秘诀。
“许多人为了保健,喜欢喝药酒,我基本不喝,也常告诉患者要少喝。”俞医生说,不管是什么酒,都不能过量,每天50毫升足矣。
定期体检,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千金难买老来瘦”,不少中老年人因为“三高”问题,严格限制饮食,凡是甜食、动物脂肪等一律不吃,结果出现营养不良。俞医生说:“老人既要顾及营养,又要适当控制摄入量,我的想法是注意饮食技巧,比如多吃些瘦肉,少吃鸡皮、肥肉等。”
每年,俞惠生都会定期体检。自从六十岁查出高血压以来,他一直坚持每天服用两颗降压药,少做让自己疲劳紧张的事,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每周,他还会给自己量一两次血压,“也没必要天天量,这样反倒把自己弄得很紧张。”
他常提醒身边的老年朋友,一定不要放弃一年一度的体检,自我感觉不好,必须马上入院检查。平时还可以每天搭搭自己的脉搏,如果跳动不规律,要当心。
“心脏是不是健康,可以先进行自我判断,是否存在胸闷、心慌、胸痛,如果平时上楼梯就出现气急、头晕等,就要去医院做个心电图、心脏B超、CT,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生化指标,及早发现问题并治疗。”俞医生说。
“许多心脏病在发作前没有明显征兆。曾有位50多岁的同行,突发心梗倒在医院附近,幸好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事后发现他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俞医生提醒,年纪大了动脉出现硬化,高血压也随之变化,上下压差会逐步拉大,中风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保护好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