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又要发威 这回我们不做“潮”人

导读: 古诗有云:“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6月一到,雨云就像忽然开了闸,这几日算是下了个痛快。夏季独有的“梅雨”时节如期而至,这段时间江淮流域会出现持续较长的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梅雨”又要发威 这回我们不做“潮”人"分享给大家!

古诗有云:“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6月一到,雨云就像忽然开了闸,这几日算是下了个痛快。夏季独有的“梅雨”时节如期而至,这段时间江淮流域会出现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器物易霉,因而又被称作“霉雨”。

每年这个时候,人们就会被两种事情烦扰——湿和热,特别是儿童与老人这两个自身免疫力较弱的群体,更应该注意祛湿保健。

那么,梅雨天究竟应该如何养生?浙江省级名中医,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邵征洋教授为大家制定了老少咸宜的祛湿避瘟养生计划。

体:趋避外湿 防生内湿

梅雨季节,空气中湿气较重,而我们的身体同样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现象,这个时候就要注意除湿。

邵征洋告诉记者,中医学的“湿”有两个含义:外湿和内湿。外湿可以理解为梅雨季节的湿气(邪)入侵;内湿则是体内脾胃功能失调后引起的水湿内停,是一种病理状态和产物。避免湿气的侵袭需要内、外双管齐下。

避免外湿的方法比较好理解,基本上只要记住避开“水”的原则即可,如下雨天尽量少出门,尽量避免在阴湿的地方待太久;出门带上雨具,淋雨后及时擦干,避免穿潮湿的衣裤,避免头脸部或四肢关节处直接受风;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阴雨时最好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等。

相较之下,祛除内湿的方法就是“内功”了,最基本的是做到饮食有节。邵征洋解释,这里说的“节”指有节制、适量进食。另外,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茯苓、白术、百合、山药、薏米、赤小豆、砂仁、芡实、陈皮、绿豆、扁豆、冬瓜等,切记不宜多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还可以在医生建议下服用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居:保持干爽 防病驱霉

今年的梅雨开始于“芒种”以前,被称为“早梅雨”。

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常给人湿冷湿冷的感觉,因为其开始之初,气温还比较低,农谚说:“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在防潮之余,还需要注意及时增减衣被,预防感冒。

黄梅天严重的时候,室内墙面可能会出现发霉的情况。如果墙面受潮,可以先用除菌剂将霉菌除去,等到墙面干透后再重新刷上防水层和涂料;对于容易返潮的厚重被子,可以将干燥剂和香皂放在叠好的被子里祛异味;如果室内依旧过于潮湿,可以考虑放置除湿盒或除湿机;平时要注意适当开窗透气,让室内外空气流通,一般可以选择在早晨7至8时空气流畅时,或傍晚5至7时空气湿度低时开窗。

此外,日常要注意将衣物清洗干净,彻底晾晒后才能入柜存放。梅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还要预防一些蚊虫引起的传染病。

防:小小香囊 防感驱蚊利器

如果有条件,日常还可以携带一些有助于防感驱蚊的中药香囊来助力健康度“梅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曾介绍过,中医药配制成香囊,贴在身上,可以扶正气,调节机体的内环境,提升免疫力。一般来说,这类防感驱蚊香囊主要由丁香、艾草、白芷、藿香、薄荷、石菖蒲、冰片等中药组成,平时可坠于背包或床边、房间及汽车内。

需要注意的是,香囊在使用时应隔衣佩戴,不建议贴身佩戴,以免引起局部皮肤过敏(过敏体质者及家中有孕妇的慎用,有哮喘病史的患儿禁用)。此外,因香囊的味道会挥发,味道淡了,功效也将相应减弱,为了不影响效果,建议1至2个月更换一次药包。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