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治疗篇

导读: 糖尿病治疗不能仅盯着血糖,需要有一个综合控制目标,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 对于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伴酮症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解析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治疗篇"分享给大家!

导 读

在2019年底CDS大会上,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9)正式颁布,并于中华内科杂志2019年12月份刊登,本指南针对的管理人群为年龄≥18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小编根据基层医师关心的问题整理指南相关内容如下,因为知识点较多,共分为诊断篇、治疗篇和综合管理篇。

10.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是指什么?

治疗糖尿病不能单单依靠药物治疗,需要五驾马车并驾齐驱,这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以及糖尿病的监测。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中将这五驾马车形象比喻,提出糖尿病治疗应该“行教育、勤检测、管住嘴、迈开腿、药莫忘”。

11. 糖尿病治疗中仅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可以吗?

糖尿病治疗不能仅盯着血糖,需要有一个综合控制目标,包括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抗血小板、控制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等。综合控制目标见表3。

表3 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注:*为毛细血管血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12. 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应该启动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是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对初诊血糖控制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采取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如果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再开始药物治疗

13.基层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2型糖尿病的治疗要遵循个体化原则,但基本的治疗路径要参照下图1。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让血糖控制达标,则先采用单药治疗,首选二甲双胍,不适合二甲双胍治疗者可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促泌剂。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血糖仍未达标,则可进行二联治疗,加用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TZDs、胰岛素等。三联治疗:上述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可以3种药物联合使用。如三联治疗控制血糖仍不达标,则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应停用胰岛素促泌剂。

图1 基层糖尿病患者治疗路径

14. 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是什么?其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是什么?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如无禁忌证且能耐受药物者,二甲双胍应贯穿药物治疗的全程。二甲双胍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15.什么情况下不建议使用二甲双胍?

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32.6μmol/L(1.5mg/dl),女性>123.8μmol/L(1.4 mg/dl)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45 ml•min^-1•1.73 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接受大手术、酗酒者等。造影检查如使用碘化对比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16.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来控制血糖,其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17.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胰岛素促泌剂?

对于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伴酮症酸中毒、感染、外伤、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对胰岛素促泌剂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者等不能使用这类药物。根据图1的治疗路径来说,当采用多次胰岛素治疗时需要停用胰岛素促泌剂。

18.α-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主要不良反应是什么?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来降低血糖。因为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等。

19.α-糖苷酶抑制剂的禁忌证有哪些?

因为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因此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患有由于肠胀气可能恶化的疾患(如严重疝气、肠梗阻和肠溃疡)者不宜使用。

20. 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TZDs药物通过增加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起到降糖作用,但其有体重增加和水肿,增加骨折和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在以下患者中禁用:有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以上)、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

21.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胰岛素总共分几类?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的不同,胰岛素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特点的差异,胰岛素又可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22.如何起始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治疗可以采用每日1-2次胰岛素,每日1次胰岛素治疗者往往需要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对于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同时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实施短期(2周至3个月)胰岛素强化治疗,这种情况下需要停用胰岛素促泌剂。

23.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的降压治疗目标是什么?

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降压目标应低于130/80mmHg;糖尿病伴严重冠心病或年龄在65-80岁的老年患者,可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80岁以上患者或有严重慢性疾病(如需要长期护理,慢性疾病终末期)者,血压可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24.糖尿病患者适合选择哪类降压药?

5类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其中ACEI或ARB为首选药物。

25.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目标有什么特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推荐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非HDL-C作为次要目标。血脂控制目标比健康人群更为严格,而且针对是否有ASCVD病史,制订了不同的控制目标,如果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则LDL-C<1.8mmol/L,没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LDL-C<2.6mmol/L。

26.如何选择降脂药物?

临床首选他汀类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TC水平不能达标,可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为了预防急性胰腺炎,空腹TG≥5.7mmol/L者首先使用降低TG的药物。

27.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75-100mg/d)作为一级预防用于糖尿病的心血管高危患者,包括:年龄≥50岁,而且合并至少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ASCVD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或蛋白尿)。

糖尿病合并ASCVD 者需要应用阿司匹林(75-150mg/d)作为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过敏的ASCVD患者,需要应用氯吡格雷(75mg/d)作为二级预防。

28.降糖药物使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在药物治疗前应根据药品说明书进行禁忌证审查。不同类型的药物可2种或3种联用。同一类药物应避免同时使用。在使用降糖药物时,应开展低血糖警示教育,特别是对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及胰岛素的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中应进行血糖监测,尤其是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同时药物选择时应考虑患者经济能力。

29. 使用降糖药物时,应开展低血糖警示教育,如何诊断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等)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时应考虑低血糖的可能,及时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水平≤3.9 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30.发生低血糖时应该如何处理?

血糖≤3.9 mmol/L时即需要补充葡萄糖或含糖食物。意识清楚者给予口服15-20g糖类食品(葡萄糖为佳);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40 ml静脉注射。

每15分钟监测血糖1次。如血糖仍≤3.9mmol/L,再给予15-20g葡萄糖口服或50%葡萄糖溶液20-40ml静脉注射;如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h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如血糖仍≤3.0mmol/L,继续给予50%葡萄糖溶液60ml静脉注射。

如低血糖仍未纠正,给予静脉注射5%或10%葡萄糖溶液,并在监护下及时转诊,转诊前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

31.发生高血糖危象如何处理?

高血糖危象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如出现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吐、腹痛、酸中毒、脱水、休克、神志改变、昏迷,尤其是呼吸有酮味(烂苹果味)、血压低而尿量多者,且血糖≥16.7 mmol/L,应考虑高血糖危象,尽快转诊。转诊前推荐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补液治疗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9).中华内科杂志,2019,57(12):885-893.

糖尿病 医生 低血糖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