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流行什么发型 6款烫发发型让你造新年里美貌动人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新年流行什么发型 6款烫发发型让你造新年里美貌动人"分享给大家!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海报
【芥末片场】是芥末堆推出的电影赏析栏目,以影评形式为读者甄选具有教育意义的优质电影,挖掘电影中的教育内涵,揭示教育的生活性、社会性和哲理性。
芥末堆 2月5日 田园 手记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由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导演,拍摄于1987年,距今31年。
影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伊朗乡村小学中的故事。情节简单,一句话即可完整表述,男孩阿默德一不小心拿错了同桌穆汗默德的作业本,为了避免被老师第二天训斥,翻山越岭送还。
故事虽然简单,但在阿巴斯对情感尤为细腻的营造中,整个电影宛若诗篇。小男孩阿穆德的执念,让人看到了孩子之间弥足珍贵的纯真友谊,但在简单故事的背后,又不禁让人思考。
影片中的学生和老师都是从当地村子里找来的非职业演员,面对镜头,他们犹疑未定的眼神和单纯露怯的表情刚好达到了阿巴斯想要的效果——真实。阿巴斯也凭借此片获得1987年德黑兰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8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电影奖。
part1 如果不把作业还给同学,后果会非常严重
电影开始于学校的教室里,老师在检查作业时发现,穆汗默德因再次忘带了作业本,便将作业写在了纸上。老师知道后将作业撕掉,并连续追问,“你被老师说过了几次?”“你为什么不把作业写在作业本上?”
穆汗默德低着头哭了起来,解释说作业本忘在了表哥家,但老师还是警告说,如果下次再不带作业,就把他开除。老师强调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规矩。
委屈哭泣的穆汗默德
左为阿穆德,右为穆汗默德
当天放学后,阿穆德却猛然发现自己把同桌穆汗默德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因为作业本长得一样),他非常紧张。他踌躇着低声告诉妈妈,如果不把作业还给同学,后果会非常严重,反复说了六七遍,但妈妈还是坚持让阿穆德先去写作业。在阿穆德拿着本子跟妈妈解释后,妈妈依然没有改变想法,对阿穆德喊到,“你这孩子就会惹我生气,你再不听话我就揍人了!”
阿穆德的母亲
无奈之外,阿穆德只能继续写作业,但他仍不能停止担心自己的朋友。这时妈妈让他出去买面包,阿穆德一脸可怜无奈,但暗下决定,偷偷跑出去还作业本,尽管他只知道穆汗默德的家在哪个村子,却不知道具体位置。
伴随着伊朗传统乐器四弦琴塞塔尔欢快而又紧张的旋律,阿默德在前往穆汗默德家的道路上狂奔着。他穿过街道,爬过“Z”型路山坡,再跑过一片树林来到了另一个村子,他在村里走来走去,问来问去,但还是没人能告诉他朋友的家住在哪里。
阿穆德奔跑在穆汗默德家的路上part2 有时候他会忘了给我钱,却从不忘记打我
画面中少有的暖蓝色的门给了阿穆德一丝希望,这是穆汗默德表弟家。不过他打听到穆汗穆德的表弟和他的爸爸不久前去了自己的村子,于是又一路返回。
阿穆德在穆汗默德表弟家门口
阿穆德在寻找穆汗默德
相同的道路,相同的带有异域情调的配乐,摄影机不紧不慢地跟着阿穆德,沿途中没有什么优美的风光,贫瘠的土地、赤裸的山坡、毫无生机的枯树,一切都显得很单调。
画面中唯一的一抹彩色是一路小跑的阿穆德,橙上衣,蓝裤子,为了朋友擅自离家,长途跋涉苦苦寻找还要替朋友担心,问路时又懵懵懂懂,儿童的天真与善良用诗意般的影像表现出来,只不过它不像风光诗那般秾丽优美,它是略带苦涩与无奈的温暖,是导演阿巴斯倾注在阿穆德身上的一缕温情。
跑回村子后,导演插入了一段阿穆德爷爷与邻居的对话。
爷爷看到阿穆德从一个村子跑回来,便故意差遣他去拿不存在的烟,拖延他的时间。他对邻居说起自己父亲的教育,他说:“我的父亲每星期给我一分钱,每两周打我一次,有时候他会忘了给我钱,却从不忘记打我,就是这样的教育让我成为了一个听话的人。”
阿穆德爷爷
邻居问:“你没做错事也要打你吗?”爷爷回答:“是,没做错就找理由打,为了让我成为一个听话的人。”爷爷对这种毫不讲理的教育方式大加赞赏,当然他也继承了父亲的教育观念,用打骂教育培养一个“听话”的人。
镜头一转,阿穆德遇见一个推销铁门的男人,这个男人正在和邻居们讨论着铁门的价钱。这个男人想从阿穆德的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来用,阿穆德低声告诉他作业本不是他的,如果撕掉的话,老师会非常生气。但这个男人无视了他的哀求,直接把作业本抢过来撕下了一张。
过了一会儿,阿穆德从大人的对话里得知抢作业本的男人也叫穆汗默德,于是他猜测这个男人很可能是朋友的爸爸,于是他多次问他是不是穆汗默德先生,但这个男人一直在和别人谈生意上的事,并没有理睬他。这种情况在现在也非常常见,在大人面前,小孩好像很自然地就没了话语权,很容易被忽视,一切都得听大人的。
阿穆德问了不下10遍,但这个男人还是没有回答。他骑着驴走了,阿穆德紧紧地跟在后面,又一次的“Z”型路,又一次的山坡,阿穆德再次踏上这条寻找朋友的路。
part 3 那不是人可以称作故乡的地方
追到穆汗默德家,阿穆德看到一个小男孩从门里走了出来,但他并不是自己的朋友。阿穆德问他认不认识另外一个穆汗穆德,结果小男孩说村里有很多叫穆汗默德的人,原来穆汗默德是一个普遍的姓氏。
夜色渐浓,小男孩告诉他另一个叫穆汗默德的家就在附近,他根据男孩模糊的指示继续寻找着。
过了会儿,阿穆德看到了一个老爷爷,老爷爷说他也认识一个叫穆汗默德的孩子,于是老爷爷领着他去找那个穆汗默德。
一路上,老爷爷一直和阿穆德讲述自己的故事。他是一个门匠,村里人都用过他做的木门,可后来村里的人渐渐都换上了铁门,就没有人用木门了。老爷爷有一个弟弟,但没有妻子孩子,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
老爷爷对阿穆德说,“我弟弟住在镇上,为什么大家都想住到镇上去呢?我是完全没办法喜欢上城里的那种感觉,那不是人可以称作故乡的地方。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门被拿到城里去用,真是令我难过。我的门啊,到底是拿到城里的什么地方去了呢。上一次我到城里去的时候,我到处去找我的门,可是,我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了,那种感觉就好像是我的外甥不见了一样。”
说着说着,走到了老人口中的穆汗默德家,阿穆德很期待地走过去一看,结果发现那正是刚刚自己来过的穆汗默德家,有点失望。于是阿穆德决定回家。可老爷爷似乎没注意到他脸上的失落,要顺路带他看看自己曾经做过的门窗。
一个是担心朋友完不成作业的小孩,一个是穷困孤独的老人,阿穆德着急回家,于是走在老爷爷前面,可又不时回过头来望着老爷爷。阿穆德继续往前走,遇到一只狗,他吓得往回跑,老爷爷走上前告诉他,两人应该一起走。
part 4 别担心,我帮你写好了作业
回到家的阿穆德没有吃晚饭,有些伤心。他赶紧写完了自己的作业,也帮穆汗默德写了一份。这里有一个细节,阿穆德袜子的脚后跟位置破了洞。
阿穆德在写作业
第二天早上,老师又要检查作业了,穆汗默德没有统一的作业本,只能还是把作业写在其他的本子上。当老师说开始检查作业时,他紧张地低下头,不,应该是一直埋着头。这一刻看起来非常煎熬。
不过幸好阿穆德及时赶到,悄悄把作业本交给了穆汗默德,并小声说“别担心,我帮你写好了作业”。老师翻到要检查的那一页,翻了翻,签了个“好”字。在镜头最后,扫到在阿穆德给穆汗默德的作业本中,夹着一朵小白花,这时,欢快的异域风格配乐再次响起,电影也戛然而止。
part 5 它就像一首诗,质朴单纯
看完这部电影,有一种电影好坏与内容题材复不复杂没有根本性联系的感觉。《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没什么隐喻,没什么政治批评,它就像一首诗,单纯地展现日常生活,展现儿童内心最纯真的感情。
阿默德在一个陌生的村子不断地寻找,“穆罕默德”不时地从他嘴里发出,他的眼睛里全是执着和单纯,清澈见底。黑色的老牛、惬意的母鸡、陡峭的石阶和破旧窄小的木门,以及门里衰弱但好心的老人,阿默德在明明暗暗的巷道里不停地寻找、不停地询问,直到天黑。
其实影片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教师的过分严厉,父母错误的教育方法,家人之间冷漠的关系。影片中的孩子们承担着繁重的劳动,种田、拎东西、照看弟弟……家长们在让孩子们写作业的同时又随时让他们去干活。
老师在课堂对于把作业写在作业本上要反复讲许多遍,这也反映出家庭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对孩子内心的忽视。无论是31年前的伊朗,还是现在的中国乡村,又有何不同呢?
电影 教育 爸爸